十年建31.6萬公營屋
2021-09-27 05:30
(星島日報報道)房屋短缺問題一直困擾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於電台節目表示,政府未來十年目標為興建三十一萬六千個公營房屋單位,預告稍後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公營房屋未來十年的供應將進一步增加,但承認當中有三分二單位會在較後時間興建,希望盡早落成,以解決不適切居所包括劏房問題,並透露政府會推進組裝合成技術,以加快公屋供應量。至於有關東大嶼都會計畫,黃偉綸預計若二〇二七年開始填海,二〇三〇年中部水域人工島便會有首批土地,第一批居民可望於二〇三四年入伙。
黃偉綸(見圖)表示,政府未來十年目標興建三十一萬六千個公營房屋單位,較同期需求多出百分之五,據現時計畫,當中三分二單位會在較後時間興建,強調正爭取盡早落成公營房屋單位,以解決不適切居所包括劏房問題。黃偉綸提到,現時市民居住劏房的原因不同,除了租金較低外,包括為了節省上下班交通時間等,故長遠須用其他方法處理,如開創新職位,供區內居民就業等。
黃偉綸指,除了興建過渡性房屋及實施劏房租務管制外,政府會推進以組裝合成技術興建公屋,同時亦會研究收回土地、改善城規條例、土地刊憲法例,以及與運輸、環保部門合作,加快房屋落成。他續指,現時有三個土地共享先導計畫正在商討,希望政府與發展商未來增加良性互動,減少無謂爭拗,共同合作解決本港房屋問題。
至於有關東大嶼都會計畫,黃偉綸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曾收集社會意見,該計畫獲得不少支持,政府未來會以具體計畫說服社會,希望爭取主流意見支持。他預計,若二〇二七年開始填海,並指「填海科技進展快,有個深層水泥攪拌法,令土地成形及承載重量能力大及快好多」,相信二〇三〇年中部水域人工島便會有首批土地,第一批居民可望於二〇三四年入伙。
政府未來將拓展更多土地,當局早前提到會以更整全的角度檢視新界北的發展可能性,並會公布更多細節。黃偉綸昨提到當中洪水橋將作為商業區,未必是好似中環的一個國際金融區,但會有很多物流、商貿機會,當局認為該區發展潛力大。
兩地部分跨境口岸亦有新的發展方向,黃透露:「落馬洲口岸會放到皇崗,那邊去做一地兩檢。落馬洲土地有二十多公頃,與河套土地可互補,作支援創科之用,相關研究亦馬上開展。新界北部的發展,特別是交通基建的連繫、一些基建連繫。」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