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揪出醫管局應治之病 范鴻齡新策對症下藥

2021-08-23 06:53

范鴻齡盼透過連串新措施,推動公營醫療系統可持續發展。
范鴻齡盼透過連串新措施,推動公營醫療系統可持續發展。

要統領擁八萬僱員的機構,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形容其職位具挑戰性,縱使位處高位,應說的話他未曾吝嗇:「部分制度已僵化,如退休重聘流程對同事不尊重。」該正視的困局,他嘗試拆局:「同事對減少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不太着緊,因看不到希望。」針對長年死結,他提出連串改革,務求以近水救火。非醫學界出身的范鴻齡,踏入這個崇尚專業的陣地一直備受質疑,不過這個背景似乎助他引入新策時更無包袱,着力在已運作三十載的機制當中揪出應治之病,以管理者身分對症下藥,「任內最大挑戰是推動可持續發展,否則公營醫療系統遲早『爆煲』。」

記者 陳倩婷 攝影 梁譽東

范鴻齡於一九年底上任,笑言只享受了短暫的蜜月期:「聖誕前夕應邀出席不少醫院派對,以為醫管局主席日子好易過。」翌年一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挑戰接踵而來,最矚目的可謂醫護首度發起罷工,訴求包括促港府封關救港,以及要求醫管局確保保護裝備充足。

處理罷工合乎法情理

回顧當時,范鴻齡界定罷工屬政治性,讚揚下屬處理得宜,減少非緊急服務的同時請求同事歸隊,罷工最終持續五日結束。之後范鴻齡每次見傳媒總被問及罷工議題,他的言論驟聽惹火,例如「有人欲以罷工要脅醫管局認同其政治理念,絕不會得逞」、「醫管局受社會監督,無人可以話呢件事算數。」

「有意見指我們應多謝他們罷五日就回來。」范鴻齡今日再述說當時所面對的雙重壓力,語調相對平靜:「激進的會說,應全部解僱,再等上法庭!」法律意見指罷工權獲《基本法》及僱傭條例保障,醫管局權衡輕重後作出扣薪決定:「你無上班難道我仍要付工資嗎?」他強調沒有秋後算帳,重申作為具規模的法定機構,會合法、情、理處理問題。

「我做人活到現在,承受過很多壓力,處理罷工並非最難的事。」范鴻齡談及保護裝備不足時反倒更緊張,「保護衣不足可能停晒手,無人會同你講合情合理合法。」特別是罷工過後,醫護需集中處理疫情,「你點打仗?(無保護衣)罷工可能不止五日。」這個危機終在中央、特區政府及商界人脈協助下得以解除。

延退休年齡挽留人手

步入後疫情時代,范鴻齡決心處理更大的挑戰,他甫上任已提倡可持續發展策略,其中一項舉措是挽留人手。最新醫生流失率升至百分之四點六,護士流失達百分之六點五。為了解流失有否加速,他特意請同事整理去年四月起計一年的流失率,與去年七月起計一年的流失率作對比,「前後三個月比較,醫護流失率升幅達百分之十二,當真加快了。」數據確鑿令人憂慮,惟正擬修例引入的海外醫生屬遠水,需另謀方法救近火。

要留人,范鴻齡目標明確,移民潮非靶點,應留住不打算離港的人,如轉往私家或退休的同事,「移民是對香港失去信心,任何措施都挽留不了。」下月將提交至大會的建議,是將舊制醫護退休年齡由六十歲延長至六十五歲。「你不覺得今時今日六十歲仍很年輕嗎?」年過七十的范反問。「同事熟悉制度、有高超醫術,是現成的人才,可立即減少人手流失。」他透露將保留審核機制,確保留任者公認值得延任。

公私營協作紓緩專科長龍

看似完美的計畫,部分同事看來卻有漏洞,將退休年齡延後五年,是否意味較年輕同事需等多五年才可獲擢升?「遲了升職,但你退休也遲了對不對?」范鴻齡籲同事看遠一點:「整體事業階段延長了。」他指晉升的位置有機會增加,不過需避免「將多兵少」現象,亦要視乎財政狀況再衡量。

范鴻齡再着手拆解另一個死結,專科門診大排長龍,穩定新症需等上百個星期才可見醫生,他不諱言,過往欠動力清人龍因缺乏希望:「我們如果清零,公院與私院收費差距大,外面病人或全數轉入公家。」醫療質素竟引來反效果:「我們做得再好,都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醫管局的公私營協作計畫下月推新措施,由公院轉介穩定專科病人至私家醫生跟進,萬一病情突變,病人可隨時回公院接受治療,「我們將病人轉介出去,但不等同將責任轉介。」范鴻齡形容似安全網,病人感安心,公院又可集中時間處理較緊急的病人,「這是現實環境中,醫管局須負起的責任。」

領導醫管局着重以人為本

兩年前,范鴻齡獲委任為醫管局主席的消息一出,外界質疑他缺乏醫療背景,畢竟「公職王」、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等名銜,才是大眾眼中與他最相符的標籤。在商界打滾多年,教他在領導醫管局時,更着重以人為本的方針。「我由MT(管理培訓生)幫人斟茶遞水做到管理層,成功的管理視乎你是否懂得用人唯才。」位高至主席,更需尊重同事:「如果同事不支持,主席無作用的,『得個噏字。』」

舉一例子,范鴻齡留意到現行的退休重聘計畫對資深醫生不太尊重,「有顧問醫生退休後重聘,人事部當請新人,要他提供畢業證書及英文能力證明。」醫管局總部大樓掛有慶祝成立三十周年的標語,但同一套制度運行已久或需適時調整,「有部分制度已經僵化,有需要改善。」

醫管局主席任期為兩年,范鴻齡獲續任與否暫未見公告,不過他對過去兩年的挑戰甘之如飴,「任內最大挑戰是推動可持續發展,但都做得開心。」這是由管理層至聯網上下的共同目標,「若做不到的話,公營醫療系統遲早有日『爆煲』。」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