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擊】「八大」門檻過渡332A 「三大」傾向採計三選修科
2021-03-11 07:25
高中核心科目課程改革釋放課時,影響中學生選科升學部署。據悉八大初步同意基本門檻過渡至「332A」,惟計算入學分數時,「三大」傾向維持取最佳五科至七科成績,吸納多讀選修科的尖子;其他大學有意將「新通識科」計分,毋須學生選修三科。有大學高層認為門檻宜鬆不宜緊,否則不利「非三大」收生;有中學校長亦指,強求學生選修三科或「兩頭不到岸」。記者 李咏潼 袁嘉詠
四大核心科目課程改革學校諮詢期本月初屆滿,交由課程發展議會考慮學界意見,並與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八大商討大學收生標準事宜。本報獲悉,當局與八大校長就議題已會面數次,稍後各大學將呈交進一步意見。據悉八大初步同意,最低入學要求由目前「3322」過渡至「332A(達標,Attained)」,惟對於是否計算三門選修科成績,意見存有分歧。
消息指,每年文憑試報考三個或以上選修科的學生,逾七成獲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取錄,計算入學分數挑選學生時,「三大」傾向維持現行大多數課程收生模式,計最佳五科至七科的成績,至於終極改革後的通識教育科,符合「達標」要求即可,以吸納有能力多讀選修科的尖子。其餘五所資助大學,則有意將新科的「達標」,視作兩至三分計算,以便大致沿用現行機制收生。
冀盡快公布收生標準
有主理收生的大學高層認為,一如現時,入學門檻宜鬆不宜緊,僅「三大」有條件明言挑選選修三科的學生。他不諱言,若日後學生平均選修三科,本着競爭心態,劍指「三大」的尖子,選讀四科或成為新常態,「但對於其餘五所大學而言,照做只會不利收生;在課程改革下,這些大學考慮計算應用學習課程和數學延伸部分的成績,宣傳多元化收生反更具競爭力。」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劉振鴻認為,若八大明言計三門選修科成績,或令家長和學生盲目選讀三科,「核心科減課時,已導致學生少花精力在這些學科,能力稍遜的學生若再兼顧多一門選修,或導致兩頭不到岸,影響升學。」他坦言不論大學收生標準如何更改,對能力較佳學生及其中學影響不大,期望八大盡量維持原本收生機制。
高中有半數學生選修三科的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校長戴德正透露,學校傾向九月新學年維持現有安排,「若硬性要求所有學生選修三科,難免個別學生力有不逮,徒增壓力。」他認為即使容許退修,亦浪費學生時間與專注力;釋出課時將化為選修科課節,讓學生加強學習。
學生普遍選修兩科的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李建文亦稱,暫無意讓所有學生增修一科,會將釋出課時舉行價值觀教育、聯校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發展多元能力及興趣,「期望大學盡早公布會否改變收生標準,以便學界部署。」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