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諮會委員指應保留「百年水庫」 區議員批政府疏忽職守

2020-12-30 09:28

水務署早前在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進行拆卸工程,但有市民發現配水庫底下是古羅馬式的歷史建築。
水務署早前在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進行拆卸工程,但有市民發現配水庫底下是古羅馬式的歷史建築。

水務署早前在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進行拆卸工程,但有市民發現配水庫底下是古羅馬式的歷史建築。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何鉅業表示,主教山配水庫不只是初時所指的「水缸」,而是建築物,不僅特別,亦相對完整,大家都認為應該保留。

何鉅業在一個電台節目指,法例上可將配水庫列為暫定古蹟,但這個政府物業最終仍需政府主導如何處理。不過他表示,既然清拆工程已經停工,相信無可能會再受破壞。他又指,配水庫屬古羅馬式建築,但與伊斯坦布爾的地下水宮殿比較,沒有太多雕刻及工藝,需一併評估歷史價值才能作評級。

另外,港大建築保育學部主任李浩然表示,配水庫處於地底,一直無人知道,難以怪誰,指現代建築師和工程師對古建築的知識未必足夠,以為配水庫屬過時和落後設計和建築科技,亦只視為是「水缸」,而古物古蹟辦事處亦因相信工程人員而忽視。他認為,事件的教訓是現時各學科的知識太狹窄,戰前建築需要不同專業跨範疇檢視。

而民協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就認為,事件涉及公務員官僚和疏忽職守,水務署疏於翻查文件,不知道配水庫有百多年歷史,又將配水庫講成是「水缸」,若非在回填工程期間鑿開,被街坊見到,古蹟就會白白被活埋。

何啟明在一個電台節目指,對古蹟辦只表示停工表示失望,擔心配水庫被鑿開後日曬雨淋,下一場大雨的話會水浸,認為應該即時保育,又指配水庫保育後應該成為公共空間,開放給公眾免費享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