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小學改建過渡性房屋 盼政府善用閒置土地及建築物
2020-11-02 14:24
九龍樂善堂推行全港首個「改建校舍作過渡性社會房屋計劃—樂善堂小學項目」,並於8月26日正式獲屋宇署批出佔用許可證,提供51個二至五人家庭單位,第一階段合資格家庭已於8至9月順利入伙,其餘將於11月入伙,租期不少於兩年。
該個項目分為二至三人及四至五人家庭單位,地下設兩個無障礙單位。為盡量保留原有結構,並以環保為原則,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每個單位都設有獨立的廁所浴室及開放式煮食空間連廚櫃。同時,項目善用原有設施和資源,建立「樂屋」共享空間,包括利用校舍留下的書櫃、圖書及長椅等,在出入口大堂建立「共享圖書閣」和「休憩空間」,家庭可自行借閱和歸還圖書,培養他們環保意識,以及自律和資源共享的習慣。
樂善堂成立「社會房屋種子基金」籌募善款,支援「社區為本」服務,將翻新校舍操場及儲物室作家庭支援服務間,提供更適切的活動空間,以及定期舉辦家庭及親子支援活動,如功課輔導班、創意藝術培訓、膳食、家庭輔導等。
有遷進「樂屋」的人表示,項目令他們與家人的居住空間擴展至少 3倍,亦大大改善子女學習及休息的環境。亦有人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生計,但項目及時幫助他們渡過困難,減輕他們的家庭經濟負擔。
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表示,這是首個校舍改建成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由籌備到讓居民入住共用了約8個月。她指出,本港經濟受疫情打擊,期望政府能充份運用閒置土地和建築物,提供更多社會房屋,並能盡快向立法會申請增撥資源,在短期內達至興建1.5萬個過渡性社會房屋單位的目標。她又呼籲社區人士以民生為大前提,支持相關項目。
樂善堂又表示,本年6月份使用了政府閒置土地,推行組裝合成社會房屋計劃「宋皇臺道與土瓜灣道交界項目」,並已開始地基工程,預計明年第二季完工及讓基層家庭入伙。為延續及更有效運用資源,樂善堂亦向運輸及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申請位於彩虹彩興路土地,把拆卸後的組合屋搬到該土地重新組裝及使用。計劃建議書於上月獲批,將啟動地區諮詢、申請資助、短期租約等程序,預計明年中旬進行顧問及工程招標,2023年完成以銜接宋皇臺道項目。另外,樂善堂與會德豐之大埔社會房屋項目亦在前期評估階段。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