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內鏡檢查非愈早做愈好

2020-04-13 17:18

中大醫學院研究得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內鏡檢查最佳時機。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研究得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內鏡檢查最佳時機。資料圖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內鏡檢查的最佳時機到現時為止在醫學界仍然存在爭議。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在全球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報告,發現不是愈早為患者進行內鏡檢查便愈能減少再出血或死亡風險。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為一種常見急症,一般症狀包括嘔血、黑糞或兩者情況皆出現。一般治療方法為透過內鏡進行檢查,對出血源頭進行止血,以減低再出血的風險和施行手術的需要。醫學界有聲音建議應在就診後24小時內為患者進行內鏡檢查。但是目前全球醫學界就再出血或死亡風險較高的患者,是否有必要盡快進行內鏡檢查仍未有定案。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2012年至2018年期間,將516名再出血或死亡風險較高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兩組患者分別於接受診症後6小時內或6至24小時進行內鏡檢查。結果發現兩組患者於進行內鏡檢查後30日內的死亡和再出血率都沒有明顯差別。

團隊亦分析了患者接受內鏡檢查的時間與他們再出血及死亡風險的關係,於日間(早上6時至下午5時59分),並在6小時內接受緊急內鏡檢查的患者,與在夜間(傍晚6時至翌日早上5時59分)接受內鏡檢查的患者比較,他們的再出血和死亡的百分比沒有顯著分別。

負責領導此項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劉潤皇教授表示,等待接受內鏡檢查時間延長,不但未有增加再出血或死亡風險,更可令患者檢查後的後遺症減少。由於患者在檢查前等待的時間較長,並接受了較長時間的胃酸抑制治療,令反覆出血的潰瘍數量減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