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問題是巨額經常性開支
2020-01-16 10:01
香港有很多人爭着做特首,爭到打崩頭。其實,看着香港的政治殘局,真不明白為甚麼還有這麼多人想做特首。相信在五年、十年之後,香港很快進入一個「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局面,無論特首或者高官都相當難做。
反修例引發的暴亂拖了半年以上,政府昨日推出止血措施,提出十招,又派一百億元,希望可以平息民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二月底公佈財政預算案,而特首林鄭搶先在一月中出招,交功課挽救民望的動機相當明顯。
簡單總結政府的十招措施,花費最多的是每年增加五十億元,把普通的高齡津貼和高額的長者生活津貼合二為一,每月派三千五百八十五元;另外,又把兩元長者乘車優惠,由六十五歲或以上下調至六十歲或以上。其次,政府又會為月入七千一百元以下的人士代供百分之五的強積金,提供失業或就業不足的津貼等等。
暴動未止,經濟急滑,裁員減薪的浪潮湧到,政府出招紓解民困,本屬無可厚非。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其中大部份招數涉及經常性開支;換言之,這不是一次性的開支,而是往後每年都要繼續支付。早前財爺陳茂波已經預告,截至二〇二〇年三月的財政年度,賣地收入減少,但政府服務開支不能減少,財政年度的赤字可能高達八百億元。他強調赤字並未超過本地GDP的百分之三,在國際上赤字佔GDP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屬於可接受程度。然而,香港的巨額赤字會否變成結構性赤字,的確惹人關注。
在特首林鄭上任之初,便提出每年增加五十億元的教育經常性開支,以討好教育界的反對派人士。我當時已提出,在財政狀況良好的時候,政府大量增加經常性開支,但到財政狀況差的時候,便想收也收不回來了。其後聽到有中學校長的反映,話政府派的教育經常性撥款,多到學校用不完,學校如何花掉這些錢,成為校長頗為頭痛的工作。當時已經覺得香港出現了一種「使大了」的政治富貴病。
如今社會怨氣沖天,經濟環境惡劣,政府搞紓解民困措施,有兩個形式:一次性的和經常性的,例如政府每人派五千元,開支雖然高達三百七十億元,但只是一次過,將來政府沒有錢,便可以不派。但今次政府卻決定用大量經常性開支來援助市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這些政策不是小修小補,而是「大修補」。說是「大修補」我絕對同意,但政府要進行大修補,動用巨額經常性開支,竟然一拍腦袋便推行,的確令人訝異。
香港未來會面對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造成的影響是政府要扶養的人口大幅增加,但納稅的人口卻快速減少,再者,港人的壽命愈來愈長,目前保險公司對港人的壽命的假設,已經延長到一百歲。即在五十五歲退休,還要生活多四十五年,一些人的儲蓄不足,便完全依靠政府支援,再加上龐大的醫療開支,未來香港的財政包袱,真的大到「無眼睇」。
單以交通津貼為例,在二〇一六至二〇一七年度,政府補貼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兩元乘車計劃十一億元,每日有九十八萬人次受惠,如今先要把受惠年齡降低到六十歲,估計十年後六十歲以上長者佔人口超過三成(如今兩成多一點),以此比例計即使交通費不加十年後政府每年也要補二十四億,計及加費因素每年要補三十億以上,只計一條數,都好得人驚。
更嚴峻的是,政府的收入結構,非常依賴賣地收入。現在市區新樓樓價兩萬多元一呎所帶來的賣地收入,是否可以持續呢?香港成本貴、生意差,長遠而言,資產價格出現調整,似乎無可避免,政府收入也會隨之下滑。收入減少,開支增加,缺口將不斷放大,政府將來不知道如何填補這個結構性赤字。
我也贊成政府派點錢去紓緩市民的痛感,但這樣巨額地增加經常性開支,不應該如此武斷地推行。(盧永雄)
全文刊於《頭條日報》「巴士的點評」專欄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