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可致盲多年輕人發病 新藥可減副作用

2019-06-02 17:10

眼科專科醫生何璟穎指年僅25歲、患有貝賽特氏症的梁先生,受惠藥物發展,病情得以控制,重拾新生活 。
眼科專科醫生何璟穎指年僅25歲、患有貝賽特氏症的梁先生,受惠藥物發展,病情得以控制,重拾新生活 。

為慶祝香港眼科醫學院25週年及香港眼科學會65週年,兩大眼科組織將於6月至9月期間聯同香港醫學博物館合辦為期4個月的「香港眼科醫療發展之回顧及展望」展覽,並設有由眼科專科醫生主講有關眼疾治療發展的公眾教育講座。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醫學專科學院主席劉澤星等到場主持啟動儀式

新醫療技術助患者免受治療期間的不適,例如新生物製劑減低在治療葡萄膜炎時對高劑量類固醇的依賴、新手術有效治療黃斑裂孔及大大縮短康復期、創新超聲波技術令白內障手術傷口更細。

6月至9月將舉辦「香港眼科醫療發展之回顧及展望」展覽。
6月至9月將舉辦「香港眼科醫療發展之回顧及展望」展覽。

葡萄膜炎較常見於年輕人發病,成因眾多,可能與免疫系統失常有關,嚴重可導致失明。眼科專科醫生何璟穎指出,一般按病情需要處方眼藥水,局部甚至口服類固醇,以舒緩不良的炎症反應,惟部份患者的發炎位置出現於葡萄膜後段或視網膜,視力受損程度最為嚴重,部分病人即使接受治療亦容易復發,稍有不慎可能會永久失明。

患有貝賽特氏症的梁先生自20歲起,不斷出現後段葡萄膜炎,每次發作均有極高致盲風險,醫生需處方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及風濕藥物來控制病情,惟副作用較多,長期使用有機會造成骨質疏鬆、血壓高、增加心血管病風險及抵抗力下降等副作用,他亦因長期依賴口服類固醇而出現水腫、面腫、失眠,血壓高等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及情緒。後來梁生亦嘗試用靜脈注射式的生物制劑來控制發炎,雖然療效較高而且副作用較少,但要經常出入醫院吊針較為不。及後梁生轉用皮下注射式的生物制劑,令恆常的治療變得更為方,病情受控理想,並無明顯副作用,且能減少口服類固醇份量。梁先生目前保持雙眼視力良好,亦無青光眼,白內障等併發症,重拾正常生活。

原發性黃斑裂孔常見於長者,以往被喻為不治之症,直至1991年玻璃體切除及氣體交換手術出現,為病人帶來新希望,香港眼科學會副會長及展覽籌委會主席葉佩珮指出,傳統手術須將玻璃體切除,結構成功率僅六至七成,未必能有效完整修補裂孔,病情可能持續甚至惡化。現時引入了光纖斷層掃描、內界膜剝除及倒翻手術、微創切除及短效氣體等嶄新技術,黃斑裂孔手術的閉孔率已達98%,亦加快復元時間及術後舒適度。
孫先生先後經歷過新舊式手術,2003年偶然接觸到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黃斑部病變的工具)時發現視力扭曲,後被確診原發性黃斑裂孔,並接受手術,惟當時技術所限,裂孔未被完全修補。近年檢查時更發現持續性黃斑裂孔有所惡化,醫生採用嶄新技術為他修補,術後視力改善達三倍。相隔10年,孫先生表示兩次手術最明顯的進步是康復期大大縮短,由於這類手術病人須於術後持續以面朝下的方式俯臥一段時間,利用氣壓幫助裂孔癒合,從而提升視力及減低因黃斑裂孔所引致的併發症。傳統手術的氣體會在眼球維持6至8星期,病人亦須需要持續俯臥2至3星期,孫生笑言上次的經歷令他非常痛苦,今次只需俯臥1星期感覺舒服得多。

白內障是常見眼疾,隨住年齡增長,眼睛內透明清澈的晶體可能會老化,變得混濁,令患者的視力感到模糊,眼科專科醫生賴曉平指出,至目前為止手術是最有效治療方法,現時出現了更好的手術方法、相關儀器和人工晶體的設計能為患者帶來更佳的治療效果。
70歲的麥先生分別在左右眼經歷了兩種新舊技術的異同。2016年被確診白內障,他的右眼白內障非常成熟,須接受傳統的囊外白內障摘除手術,醫生先為患者的眼角膜邊緣切開較大的傷口,並將晶體取出,同時亦要為患者縫線及術後拆線,復元時間較長,造成不;而麥先生左眼因白內障成熟程度較輕微,醫生建議他接受嶄新的超聲波乳化白內障手術。此手術利用超聲波乳化系統將混濁的晶體乳化成微細碎片,然後將之吸出,再植入可摺疊的軟式人工晶體,傷口大大減低,由以往的7至8毫米大大縮減至大約2毫米。
賴醫生表示新手術讓病人視力較早康復,手術後散光變化較少。當患者感到白內障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與醫生商討是否需要接受手術,不用等待白內障熟透才考慮。適時處理白內障可避免病情惡化和讓患者恢復健康的視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