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至心靈│ 第二次出賽併發症詳談

2024-06-19 00:00

 第二次出賽併發症詳談
第二次出賽併發症詳談

老張評馬術語中,會常用「第二次併發症(或症候群)」,意思是指馬匹在港初出首仗跑得好,再出走樣大敗;而這點可以有更廣的定義,包括馬季內第二次出賽,或是久休後跑了一仗後接着的一仗。但由於自購馬可能曾在外地跑了幾仗至十餘場,來港初出一仗是否應作統計,會有爭辯。

於是老張兩三年前決定統計時,就只包括來港插班五十二分起步的PPG或ISG,但要儲到兩三季後,基數才足夠作初步歸納。因為每季在港一出即勝馬平均有二、三十匹,但約四成是自購馬,即每季只有十多廿匹PPG可一出即勝,基數不夠大,至少要累積到幾十匹的數據,才可有意義地統計。初出馬贏出一般加五至九分,如再出跑第二至第五,可視為加分阻力而非本身走樣,要跑六名以後才當走樣,而這類馬只佔兩三成,即第二次出賽併發症不是必然,機會率僅兩三成。反而初出跑第三及第四者,卻有較大比率出現第二次出賽併發症,比例約為三四成。

老張過去二、三十年也統計了馬匹在港跑到第幾場開齋,如上述所言,一出即勝馬最多即二、三十場,但今季統計是第三次出賽開齋馬次多為廿一匹,第四至第六次出賽開齋就甚平均有十七、八匹。反而第二次出賽贏馬只有十一匹,即確定第二次出賽贏馬是有一定難度。原因之一是初次出賽的落第馬不會減分,要輸完第二場才開始減分也。

賽馬統計的特別在於會季季不同,不少上季有意義的統計,下季是全無意義,例如騎練合作成績或泥賽成績。舉個例,「年少有威」上季與今季的泥地表現大異,練者自受影響。

張福元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