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周記】免疫太慢 購物天堂永久褪色

2021-04-12 06:49

疫情重挫零售界。資料圖片
疫情重挫零售界。資料圖片

復活節長假期間,本地消費稍有起色,不過,零售業界仍然憂心忡忡,擔心香港復原太慢,失去了的版圖會永遠不能收回。

隨着疫情紓緩,限聚措施放鬆,本地餐飲及消費稍為好轉。不過,零售業人士認為目前的零售消費情況,與谷底時比較,稍有改善,但與高峰期比較,仍相去甚遠,始終香港沒有了內地遊客,生意難做,連成本也收不回。

對於本地零售業,業界一致認為香港零售業與其寄望於「旅遊泡泡」,不如寄望中港早日通關,因為往來人流會多很多。內地以外的地方,例如美英等地,來港旅遊人數相信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易恢復,單靠與鄰近地區的小型「泡泡」,對香港旅遊消費的幫助有限。

談到內地遊客重回香港的問題,很多零售界高管,特別是國際名牌的負責人,都覺得隱憂不少。他們的擔心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香港經歷近兩年的社會動亂,內地人對香港的印象大幅轉差,他們是否還有興趣來香港旅遊消費,他們有點存疑。其次是競爭力,大部分的香港人可能沒有留意,內地政府正在不斷推出政策擴大內需,引導境外消費回流到國內。內地人來香港買名牌的誘因將會愈來愈小。

海南追趕免稅店夾擊

去年七月,全球旅遊熱點海南,推出了「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免稅購物額度由每年每人三萬元大幅提高到十萬元人民幣,離島免稅商品品種也增加了七種至四十五種,特別是增加了電子消費產品等七類熱賣商品。以內地人最愛的蘋果手機為例,iPhone 11 Pro 256GB版本在海南的免稅售價為八千六百多元,在蘋果公司內地官網的售價約為一萬一千元,在香港蘋果官網售價約為九千七百元人民幣。換句話說,在海南買,比香港便宜。如果海南建成「獨立關稅區」,像香港一樣全境推行零關稅,香港便沒有了額外的優勢。有資料顯示,去年七月至十二月,海南全省離島免稅店共實現銷售額二百三十五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超過兩倍;購物人數超過三百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六十二。

除了海南之外,零售界流傳內地有很多大城市也有大動作去吸引境外消費回流。今年一月底,中辦、國辦公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提出完善引導境外消費回流政策。鼓勵重點城市如上海、深圳、廣州等增設離境退稅商店。上海已表示力爭在今年內實現市內免稅店新政策落地,新增五十家離境退稅定點商店。

此消彼長 競爭優勢難復再

由於廣深這些一綫內地城市居民消費力高,且不斷在提升當中。特別是過去的一年多,外國品牌的生意,因疫情的影響,基本處於冰封狀態,在香港的生意直綫下滑,但在中國的銷售卻直綫上升,中國市場成為這些品牌銷售亮點,大大緩和了她們在歐美經濟因疫情停擺的影響。國際品牌到內地開展業務,自然更加雀躍,當海南等地區逐漸成為購物熱點,貨如輪轉,商品種類和款式更新,也將更多更快,對香港的競爭愈來愈烈。香港業界都擔心,如果香港經濟不盡快回復,競爭力會一去不回頭。

有零售業界老闆焦急地表示,香港人似乎還沒有危機感,注射疫苗進度緩慢,似乎沒有意識盡快做到群體免疫,爭取與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盡快讓內地旅客來港旅遊。他擔心香港零售業繼續停滯不前,內地卻突飛猛進,香港與內地的消費市場的差距不斷地收窄。如果香港復原得太慢,即使經濟環境復常,可以預計提供大量本地職位的旅遊零售未必能夠重回昔日的高點,購物天堂踏上日漸褪色的黃昏。

對於香港注射疫苗進度落後,零售業人士都心急如焚,希望政府能夠推出多些誘因,吸引市民趕快接種。有本地郵輪公司就希望政府允許她們舉辦「公海遊」,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時,也為郵輪業的復甦熱身。他們認為,政府只要開出一些條件,例如只要接種了疫苗的市民,就可以參加,香港人最愛旅遊,一定程度可以吸引到更多市民去接種疫苗。

香港失業率高企,但港人似乎仍然好整以暇,沒有想過爭取快快完成達到群體免疫效應,就算有充足疫苗供應,進度仍落後於美英。內地已有明確目標,由外需轉內需,加快推動內需市場,對香港也不能顧慮太多。現實上,香港如果不能追上競爭步伐,即使中央想扶持香港,最終要港人願意自己行好第一步。

陳約翰

港情周記

疫情重挫零售界。資料圖片
疫情重挫零售界。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