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講情|突破創新 融合發展 李聖潑實業報國 貢獻社會

2022-12-09 18:57

「期盼學校為深港兩地學生交流、香港青年內地任教就業提供平台,為粵港澳青年加強直接交流創造條件。」熱心服務社會的青年企業家李聖潑,一直深明青年就是國家的希望與未來,所以他多年來積極投入社會服務,開創性地推動培僑書院落地深圳,又多次組織、贊助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以及實習;李聖潑相信,要讓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合大灣區建設,最佳方法,就是幫助他們到大灣地內地城市看一看、走一走,令他們親身感受到國家的繁榮富強。

李聖潑父親李賢義先生是典型的愛國商人,家族的信義集團早在國家改革開放初期,就在內地投資、設廠,現時已是全球玻璃製造業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李聖潑表示,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率先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設廠,並切實做好「雙碳」以及防疫抗疫工作。更為重要的是,李聖潑深受父親李賢義的愛國精神所感染,一直抱着「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初心服務社會,在訪問期間,每當談論到他推動過的社會服務時,他臉上總流露出欣慰之情。

事實上,李聖潑在努力經營事業的同時,亦一直竭盡所能服務社會,除擔任了多年省、市政協為兩地融合建言獻策,亦在不同方面貢獻社會,例如多次組織、贊助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及實習,亦非常關心老人、新移民以至少數族裔等弱勢社群,貫徹其「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宗旨;在香港疫情期間,他更率先捐贈防疫物資,全力支援不同的社會組織以及基層市民。

堅毅性格 克服重重挑戰
李聖潑2000年在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取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主修財務學及經濟學。畢業後,李聖潑沒有即時加入家族企業,而是先自行創業,累積了一定工作、營商經驗後,才加入家族企業工作。談及到自己過去時,原來李聖潑年紀小小,就開始展現出努力、堅毅的性格,他回憶自己13歲時從內地移居香港,在內地尚未完成中一課程,申請香港中學時卻指因兩地教育的差異,被要求留班讀小五;但李聖潑對自己充滿信心,認為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追趕到英語程度的差距,於是情願找一間地點比較遠,但能夠讓他重讀中一的學校。憑着堅毅不屈的性格,李聖潑由只懂得幾個簡單英文單字,短短一個學期,已追到同班同學的程度,成績突飛猛進,並考獲全班第一。 

李聖潑表示,當年父母在內地創業,自己與弟妹交由祖母照顧,「當年香港的教育制度比內地完善,升學的出路亦較寬闊,所以縱使與父母分隔兩地,家人仍選擇我們留港讀書,正正因為自己的經歷,讓我非常明白跨境學童的境況,而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給我很大啓示和信心,決心要貫徹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兩地教育融合作出貢獻。」

迅速籌辦培僑信義學校 創深港合作成功典範
李聖潑深明,青年就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而自己享受到社會穩定、發展的成果,亦有責任為社會作出貢獻,尤其是要幫扶弱勢、培育青年,鑑於李聖潑在香港成長、讀書的經歷,讓他深刻地了解到兩地就學的苦處,加上新冠疫情,於是李聖潑家族企業聯同香港培僑書院決意開辦「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培僑信義學校),項目簽約、建設、籌辦及開學,僅用了六個多月時間,李聖潑形容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項目獲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以及深圳市政府全力協助,才能在短短時間內,建成新簇的校舍。」

去年2月10日,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等親臨見證項目簽約暨啓動儀式,到去年7月校舍正式落成,9月開始招生;9月6日又在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任中聯辦譚鐵牛副主任和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等深港兩地領導見證下舉行開學典禮,奇蹟般地創造了深港合作的又一成功典範。

為粵港澳青年交流創造條件
培僑信義學校是一所香港特色的國際化學校,涵蓋小學至高中的12年制學校,李聖潑坦言,「學校是深港直接教育融合的第一所示範性學校,落實『一校兩制』,採取雙軌制、小班化教育模式,便利在內地港生,接受原汁原味的優質香港課程教育,亦為內地學生提供高質素的教育選擇。」李聖潑又表示,學校收生情況比預期理想,現時情況大約是「十個揀一個」,足見學校受到在內地居住或工作的港人家長歡迎,「我們希望學校為深港兩地學生交流、香港青年在內地任教就業提供平台,為粵港澳青年加強直接交流創造條件。」

以父親為學習對象
李聖潑無論是人生觀還是生意觀,都深受父親影響,「身教重於言教」,每次放假回到內地,見到父親辛勤工作,不經意成為他的學習對象,「父親沒有什麼特別嗜好,只專注為自己的生意拼搏,將一間小型公司發展成上市公司,成功無僥幸,從他身上看到勤奮及做生意『誠信』的重要性,有『誠信』才能與生意夥伴建立緊密合作的關係,做到同步發展步伐。」李聖潑為人樂善好施,也是受到父親薰陶,「當你有能力便要盡力去幫助他人。

回想起大學生活,李聖潑直言那段學習生涯讓他留下美好回憶,遇到好的老師,又認識到一班好同學;為了回饋母校香港科技大學的培育,李聖潑捐資予「科大校友基金」,並以其父親李賢義之名命名本科生宿舍第一座,「當年入住的宿舍就是捐資命名的『李賢義樓』。」其捐資用以資助科大各類學生活動和計劃,他亦自2020年起出任科大顧問委員會委員。

推出首個「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
2018年至2019年,李聖潑出任了九龍樂善堂主席,任內不斷推出創新舉措,例如為年輕人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交流活動、贊助樂善堂轄屬學校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舉辦首屆關懷弱勢社區全港創新科技設計比賽等,他自資為樂善堂轄下的中小學天台添置太陽能光伏板,除了啟發學生對環保及新能源的關注,同時「賣電」給電力公司,再將所得收入全撥作學校的STEAM教育獎學金,鼓勵學生發奮學習。

李聖潑擔任九龍樂善堂主席任內,更帶領樂善堂推出全港首個過渡性社會房屋「樂屋」,並啟動首個校舍改建過渡性社會房屋,希望善用社會資源,協助基層市民解決住房問題。李聖潑分享了一個故事,他曾經探訪住在「過渡性社會房屋」的兩子單親媽媽,三母子原居住於80平方呎的分租「斗室」,不時被同屋鄰居欺負,「她的幼子不時哭鬧,為免再有爭執,放學便接兩兒子到體育館做功課,生活的壓力,令她一度想輕生;後來,她獲批入住樂善堂的社會房屋,單位有一房一廳,獨立廁廚,生活環境大大改善,人也變得樂觀,「有人曾質疑我們花錢改建,但只住一兩年,是否值得。從這些個案可以看到改善居住環境是刻不容緩,過渡性社會房屋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樂善堂會繼續發展社會房屋,並以有子女及長者的家庭,為優先入住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熱心服務社區的李聖潑也是北區防火委員會主席,之前為了協助樓齡較舊的樓宇加強消防安全設備,他就率先出資贊助消防處購買8000個獨立火警偵測器,供消防處在多區分發予有需要大廈及居民使用,更親身探訪「三無」大廈,向居民贈送獨立火警偵測器。當被問到為何連「防火」都與他有關時,李聖潑笑言「幫人不必區分範疇吧」。

對本港經濟前景 充滿信心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發表施政報告,宣布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無獨有偶,李聖潑早於2008年就提出建立「粵港產業基金」,以產業基金投資帶動資本與產業互動良性發展,「當年公開提出設立產業基金,乃出於香港市場自由開放,既有世界公認監管機制,背後又有國家龐大的經濟體系支撐,絕對是理想的投資熱點,只要加以引導資金、有序投資,既可解決缺乏發展資金公司的困境,又可以透過策略投資,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李聖潑認為,近年國家高度重視創新科技,一河之隔的深圳有不少具規模的創科公司,但香港不用妄自菲薄,因為香港本身有着獨特優勢,有多間世界知名大學,不乏科研人才;再者,香港具備吸引國際人才的條件,然而產業要發展或轉型,不能單打獨鬥,若與深圳好好聯手,雙劍合璧,未來一定大放光彩,傲視全球。

對於未來香港的經濟發展,李聖潑坦言在疫情下,香港經濟受到很大挑戰,現時香港對外的交通已逐漸恢復,來往內地暫時未算很暢通,社會都期盼盡快通關,帶動經濟,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我們要有信心。被問到「一國兩制」與香港發展的關係時,李聖潑直言「一國兩制」是最好制度,中央對「一國兩制」的堅持不會變、不會動搖,這正正能夠保留香港的重要獨特地位,亦充分顯示國家對香港經濟的支持,「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增強本地和海內外投資者在港營商的信心,所以我對未來香港經濟十分樂觀。」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座右銘
熟悉兩地社情的李聖潑,對於兩地融合以及文化,有非常深刻的體會,亦有着一番慨嘆,認為現時仍有港人對內地有所誤解,「有部分香港人對內地存在偏見,仍停留在以前落後的印象,但我們的國家是世界奇蹟,是全球脫貧、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所以大家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內地,認識我們不斷發展的國家。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李聖潑的做人座右銘,「對自己要求高才會有進步,遇到挫折就將責任推到是社會環境的錯,就永遠不會進步,只會不斷抱怨,人亦會變得負面;客觀條件改變不到,只能夠改變自己,更加要努力做好。」作為父親,他教導子女要有一顆謙卑的心,「人人生而平等,必須學會尊重他人,自己擁有優越條件,就要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不要辜負上天對你的眷顧,更要明白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李聖潑小檔案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士(財務學及經濟學)
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社會職務
1.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2.香港工商總會會長
3.九龍樂善堂主席(2018-2019) 
4.北區防火委員會主席
5.香港消防及救護青年團總監
6.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永遠名譽主席
7.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榮譽主席
8.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 
9.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10.香港科技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11.浸會大學諮議會榮譽委員 
12.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常務會董

 

內地社會職務
1.廣東省政協常委
2.深圳市政協常委、提案委副主任、委員
(第四、五、六屆)
3.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理事長
4.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副理事長
5.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6.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第九、十、十一屆) 
7.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榮譽會長 
8.深圳市規劃委員會委員 
9.2018年度中國公益人物 
10.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