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此地恍如沒有航天夢,連故事都懶得說!

2022-04-26 21:17

4月16日和4月24日兩個重日子在香港平靜的過去了,若不是中間有一條醒目的聳動新聞襯托——中國準備「防衛地球」——大家可還不知道中國太空任務超俄越美,踏上領先之路。

請留意以下兩則新聞︰「本月16日,在太空站生活6個月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回到地球,中國空間站階段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我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任務目標完成,正式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

本月24日是第7個中國航天日——2016年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成就,發揚中國航天精神而計畫設立的一個紀念日,今年主題是「航太點亮夢想」——與此同時,中國宣佈開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航太專家表示,如果能實現,我國將處於世界小行星防禦技術的前沿。」

香港上下好像對國家航天事業沒有什麼夢想,特區政府和本地文化教育團體都好像不知如何宣傳,大家可知道航天事業領先,對一個國家未來有多重要。60年前,美國與蘇聯展開全方位的戰略競爭,何止是冷戰?更關鍵的是航天之戰——1961年蘇聯率先把航天員加加林送上太空,象徵蘇聯科技實力超過美國,衝破了美國不可以成第二的底線——美國太空署NASA同年展開阿波羅計劃,目標是10年之內,完成登月目標。結果1969年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首次登月,再經過5次登月之後,阿波羅17計劃成為收官之作,以美國的太空勝利告終。

說得太多別人的故事了,我們怎樣才可以說好中國的航天故事?我們也許是欠缺了一份氣魄雄壯的史詩,有如《楚辭》的文采打動人心,美國很幸運,1962年,時任總統甘迺迪動員國民支持登月「阿波羅計劃」,1962年在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發表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演說,成為了經典,也是今天中國在航天任務稱冠,也無法超越美國的一項成就。

很多家長和老師愛把這篇英文原稿作為中小學生的讀本,既可學好英文,也從中得到深刻人生的道理。文章第一個金句︰「我們獲取的知識愈多,我們顯露出的無知也就愈多——The greater our knowledge increases, the greater our ignorance unfolds.」說明人類要飛上太空是為了「追尋宇宙中未知之域、未解之謎」。美國願意走在前沿,「將5萬年的人類歷史濃縮為短短的半個世紀」。大題目建立起來了,甘迺迪往後行文如流水般,把人類文明進化史,工業革命興起,帶動世界科技的突破過程,娓娓道來,然後點出了內容重中之重,美國圖謀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在科學和工業上的領導地位,我們對於和平與安全的渴望,我們對於自身和他人的責任,它們要求我們做出努力,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努力解開這些謎團,成為世界領先的航天國家。」

還有一個重點,今天引用在中國航天計劃不斷領先,甚至當上「防衛地球」令我們覺得毫不違和。甘迺迪說︰「空間科學,正如核科學以及其他一切科技,本身並無道德可言。它的善惡完全取決於人類。並且只有當美利堅合眾國獲得一個卓越的地位之時,才能幫助決定這片新的領域最終成為和平的海洋還是變成另一個恐怖的戰爭悲劇。」

是的,只要把文中的「美利堅合眾國」改為「中國人民共和國」,一切便圓滿了。好了,珠玉在前,用心把中國的航天夢仿照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文體結構,加入中國近年取得的豐碩成就,這就是現成的國情教育了,如果文化教育團體都無心栽花播種,那麼家長老師只有繼續唸甘迺迪的原文。說著說著,你可懂我的意思嗎?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