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碌開咪】馬會執行家法

2021-02-10 09:00

上星期收到馬會一封「警告信」,不是警告我,而是警告某些欠缺基本禮儀,在會所內對員工及其他會員作出不禮貌行為及言語冒犯的「劣質會員」。

眾所周知,N年前馬會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The Royal Hong Kong Jockey Club),有「Royal」這個字,等於高尚、紀律、守禮、嚴謹……當然更會有多少「貴族化」的味道,所以,早年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加入馬會,絕對是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會所。基於人數不多,又是身分象徵,故會員皆絕對規行矩步,由穿着到行為到語言,皆自覺文明守禮,散發種種英式文化及品味。

只是隨着香港的政治經濟變化,馬會亦有需要擴大規範,自然會員人數開始增加,一增加,即難以避免間中被「劣幣」滲入。

上世紀九十年代,小弟曾是沙田馬會會所管理委員,試過接到投訴,有幾位阿伯會員天天在更衣室按摩池打躉,大講粗口及滾經,非常不雅。職員敢怒不敢言,怕畀班聲大夾惡「老忽忽」兜口兜面鬧。終於其他會員睇唔過眼,正式投訴,認為不雅,具騷擾性及影響小朋友,委員會決定貼出告示作警告。馬會會員千辛萬苦入會,最緊張會籍,所以,被嚴正警告,唔守規矩可被踢出會,呢把「尚方寶劍」一出,必掂,那次也是。

我無意歧視任何人,只想指出一個事實,近年愈來愈多與內地大腕大款有聯繫的本地商人,以及內地來港住滿日子的富豪加入馬會,個別行為令人側目。小弟試過作出投訴,正是沙田馬場會員餐廳,某次賽日,操普通話會員帶來大棚內地朋友,場場入直路即粗言滿天飛,旁若無人大嗌。嗌,可以,但大爆性器官,絕不能助長!

會員事務委員會主席利子厚出「警告信」,相信正察覺「劣幣」漸多,不能不執行家法。

百分百支持對一切「劣幣會員」,若經紀律嚴謹審查,又對不良行為有證有據,即掃走!

曾智華

阿碌開咪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