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潛入水底找村莊 舊期刊文獻尋築迹 民間探古隊扭六壬為官方補漏拾遺
2021-01-07 03:49
記者 陳倩婷 郭增龍
愛好潛水的香港水下考古總會主席胡名川,過往曾在赤柱對出水域發現逼擊炮彈,亦在蒲台島附近水底發現過一枚約六呎長古炮、粗鐵鏈及「大過個人」的船錨,他起初收到消息懷疑附近有沉船,多次前往尋找後終有收穫,但至今未找到船的主體。
只靠民間自發難有突破
當年古迹辦曾向胡名川查詢古炮的事,其後不了了之,胡理解古迹辦需靠政府批出預算才可跟進,慨歎當局從未支援水底考古,並指內地由國家設水下考古隊,購置價值百萬元的海底掃描器,將掃描器拖在船後可記錄駛過的海域水深,偵測到海底有棄船的話甚至可掃描船型,並以GPS記錄位置,「不用像我們用原始方法,用條繩去圍住」。
胡名川指購買儀器對政府而言不成問題,當局應主導考古研究,再由民間團體協助,因考古需大量人力物力,只靠民間自發難有突破。他又建議發現水底古迹時不需撈起,但應讓大眾得知有水底古物。
資深保育建築師李仲明除了活化歷史建築外,亦熱衷鄉郊保育,發掘山中村落,在學時期副修中國民居建築的他,曾與時任古諮會主席龍炳頤教授走訪新界東北多條村落,龍認同值得保留鄉村原貌,但無車路可到,復修後也難吸引村民回巢。荔枝窩村是兩人視察過的村莊之一,數年前的「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復村項目,李仲明有份參與,當年復修村屋及祠堂,需逐包建築材料推入村,村屋改作留宿用途,只為讓遊人「感受晨曦陽光打落灰瓦白牆,田地有霧氣升起」的農家生活。
村莊保育留住建築需活用
李仲明笑言「村莊保育就是半日用來行山」,外國的偏遠村落不論居民人數多寡,政府亦會修一條車路或泥路,起碼滿足居民生活需要,反觀港府未照顧到所有村落,過往亦試過一提建路就遭民間反對,擔憂破壞環境。
近日馬鞍山村路附近綠化帶擬改劃建屋,李仲明曾負責山上鐵礦場活化項目,保留了本地少有的大型工業遺產。他承認建屋或對村落帶來影響,但城市發展與保育需取平衡,該處若擬建中低密度房屋可能較適合,擴闊新車路亦可改善當區交通,或令整個山區遺迹有更多資源保育。
李仲明強調,以保育為由留住建築後需活用。他曾協助大澳兩幢舊屋的業主緊急搶修,其中一幢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後申請政府資助維修,地鋪單位租予農作社,另一幢改建為旅館,租金收入可填補維修保養費,助古迹可持續地發展。不過資助獲批往往需等候一至兩年,涉及多個部門,有業主或中途放棄,他建議簡化流程。身兼鄉郊保育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李仲明又指,本港暫未有檢視村落保育價值的前期研究,望日後朝此方向發展。
當局注意力集中戰前建築
有份促成皇都戲院升格至一級歷史建築的建築文物保育師吳韻怡,過去靠翻查歷史檔案,並確認內部結構未經改動,成功提升皇都評級。她坦言通過翻查文獻找出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很講運氣,主教山配水庫正是有建築碩士生早年進行研究時,無意中發現圖則,並在配水庫曝光後馬上公開文件,才能加速保留配水庫的步伐。
吳韻怡曾任職古迹辦,了解當局的注意力集中於戰前建築,她於是特別關注戰後建築的保育情況。她續說,建築界曾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間,每季出版一本名為《遠東建築家》的期刊,介紹當時興建的特色建築,這本書於是成為她的探古目錄。其中一期提到一幢位於深灣的獨立屋,建築師以粗獷主義的風格設計,甚具當代特色。縱然未獲古迹辦重視,但慶幸該建築物未有拆除的風險,仍有保留的機會。此外,吳韻怡亦會通過網上講及香港建築與香港歷史的專頁,甚至從舊香港電影中,找出至今仍存在的歷史建築,並以相片及電影,佐證其歷史價值。
趕在重建前拍攝建築特色
縱然保育界扭盡六壬找出歷史建築,總有部分難逃清拆重建的命運。位於清水灣的邵氏片場,業主在一七年宣布重建,只有部分歷史建築獲得保留。城市研究者何尚衡於是趕在重建前,拍攝建築物的特色及外貌,「官方相片是工程及勘探照,沒有人有系統記錄歷史建築的空間及特色。」
這種相片紀錄在近年市區重建步伐加快下,更見重要,何尚衡直言,港府忽視戰後建築的價值,並以唐樓為例,港英政府在一九○三年、一九三六年及一九五六年,均有改變《建築物條例》,令唐樓外觀出現變化。港府應根據重要的時代變遷,保留適當數量的建築物,而不是單看建築物是否有過百年歷史,從而決定歷史建築的價值。
每日雜誌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