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珠海 十字洋開 崛起之路
2024-11-14 14:00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這首詩詞出自清初粤籍名士屈大均,其中的「十字門」指由大橫琴、小橫琴、氹仔、九奥四座島嶼夾起的十字形水道,是當時中國最繁忙的航道。
澳門開埠打通商業
15世紀,東亞的中國明朝和日本都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一個世紀或鬆或緊的海禁之後,明朝廷開放了香山的「浪白澳」(今珠海南水一帶),西洋、南洋的貿易商船多停留在此。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托言商船被風浪衝擊縫裂,貨船潮濕,要求借地晾曬,進而佔據了今日的澳門。葡萄牙人佔據澳門對珠江西岸的香山區域,影響巨大而深遠。十字門海域(今澳門、珠海地區)商船來往頻繁,催動了香山區域的商業崛起。
斗門老街 中西合璧
斗門一帶在古代亦是島群,到清代,迅速形成了193個村落的陸地。村落之間商貿活躍,形成了一個每月2、5、8日開設的墟市。進入近代,斗門地區陸續有人到海外謀生,有了積蓄後不少人回鄉在這裏投資置業,斗門墟也逐漸成為珠江西岸海外商貿交易的一個重要地點。如今斗門老街仍然保留着民國時代中西合璧的街巷,仍然讓人感受到當年中外客商匯聚的歲月。
如今斗門老街還保留了不少當年興盛的商鋪:
3次「特區」嘗試與建設
① 沙灘環商業區
1849年,澳葡當局曾嘗試侵佔珠海,但被海防官員蔡國楨領兵收復。隨後,清廷開始鼓勵華僑和港澳商界回鄉投資。1909年香山的華僑和商團做了一次嘗試,他們決定在臨近澳門的沙灘環(今珠海市香洲區香埠路一帶)興建商業區,既推動商貿發展,同時還能有效抵禦葡萄牙人的擴張。可惜這個商業區毀於1912年的一場大火。
② 中山模範縣
1931年,唐紹儀兼任家鄉中山縣縣長,開始以唐家灣區域為中心建設「中山模範縣」,實施廣納人才、招商引資、基本建設、事業發展、漁農振興等整盤考慮的政策。核心是計劃開闢一個可以停靠萬噸巨輪的南國巨港,並對這個港口經行無税口岸的規劃。但這次「模範縣」的建設還是沒有成功。
③ 珠海經濟特區
1980年8月珠海市成為了中國最早開放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經過3次的面積擴充,珠海發展成珠三角中海洋面積和海島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珠海從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座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GDP從建立之初的2.1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045.5億元,充分發揮經濟特區「試驗田」和「視窗」的作用,帶動了珠江西岸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珠海地標貝殼大劇院、情侶路: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中華教育出版。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圖片:維基百科、斗門古街@Trip.com、望廈炮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The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香爐灣沙灘@Trip.com、香爐灣城市陽台@Trip.com、網上圖片
嶺南
澳門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深圳
廣州
中山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