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逾8成在職青年選擇全職 醫療護理畢業生傾向非全職?

2024-05-25 13:00

經過數年的疫情,改變了現代人的工作模式,例如增加了「WFH」,在家工作的機會,加速了遠距工作、電商等的發展進度。工作模式的改變似乎也重塑了青年對理想工作的想象與追求,在「後疫情時代」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青年「斜槓族」(多重職業者),包括「數字遊牧」(意指無固定工作地點,透過網絡遠程工作者)、KOL、自媒體等。不過,有調查發現其實超過八成半的青年,仍然是以全職工作為主;調查又指出,從事行業和修讀學科,也是影響青年會否投身全職工作的因素。

民間智庫「MWYO青年辦公室」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去年7月中旬至10月下旬,透過電話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506名18至34歲的在職青年,為《青年理想工作和就業模式》作研究。調查指出逾85%的在職青年從事全職工作,其餘約15%的青年當中,主要爲了「賺取更多收入」(46.7%)和「彈性安排時間」(34.7%),而沒有全職,從事兼職或自僱工作。

「MWYO青年辦公室」進行問卷調查,為《青年理想工作和就業模式》作研究。調查指出逾85%的在職青年從事全職工作,其餘約15%的青年沒有全職,從事兼職或自僱工作。
「MWYO青年辦公室」進行問卷調查,為《青年理想工作和就業模式》作研究。調查指出逾85%的在職青年從事全職工作,其餘約15%的青年沒有全職,從事兼職或自僱工作。
調查指,青年主要爲了「賺取更多收入」(46.7%)和「彈性安排時間」(34.7%),而從事兼職或自僱工作。
調查指,青年主要爲了「賺取更多收入」(46.7%)和「彈性安排時間」(34.7%),而從事兼職或自僱工作。
調查指,修讀醫療護理、傳理/新聞/綜合媒體、藝術/音樂/體育學系的青年,相對其他學科,畢業後會有更大機率並非從事全職工作。
調查指,修讀醫療護理、傳理/新聞/綜合媒體、藝術/音樂/體育學系的青年,相對其他學科,畢業後會有更大機率並非從事全職工作。
調查中的青年認為,理想工作最重要的兩項工作條件是「工作與生活平衡」和高收入。
調查中的青年認為,理想工作最重要的兩項工作條件是「工作與生活平衡」和高收入。

調查又指出,從事的行業和修讀的學科,也是影響青年會否投身全職工作的因素。其中從事建築、建造及地產業相關行業的青年,較大機會為全職,報告分析指,該行業有不少工種屬專業或半專業範疇,如工程師和測量師,加上建造相關行業越受政府重視,使與其相關的應用教育課程,以至晉升階梯都比以往清晰,可能令青年更易在有關行業發展。

而從事藝術、娛樂、休閒、其他文化活動相關行業的在職青年則較爲不穩定,相對於其他行業的會有較大機率並非全職。主要原因是金錢考量,希望「賺取更多收入」(57.1%)。然而,藝術行業之紅利往往由頂流名畫家、收藏家佔據,年輕藝術家難以透過其造詣取得等值的收入,故往往可能需要身兼數藝,如繪畫和多媒體,故有可能非全職的藝術相關工作收入會比一份全職工作的收入高。

在修讀學科上,修讀醫療護理、傳理/新聞/綜合媒體、藝術/音樂/體育學系的青年,相對其他學科,會有更大機率並非全職(分別為41.7%、34.5%和27.8%)。調查發現,畢業後從事醫療護理行業的青年認爲,該行業普遍工時長,且屬厭惡性行業,所以希望更彈性地安排時間(50.0%),其次是賺取更多收入(40.0%),最後是進修(20.0%),所以不選擇全職。

而對青年而言,何爲理想工作,雖然因人而異,但調查中的青年認為,最重要的兩項工作條件是「工作與生活平衡」和高收入,而重視程度最低的是「工作對社會有貢獻」。但理性與現實總有差距,調查指出,沒有全職的青年既需承擔經濟壓力,亦可能會受社會的傳統觀念與偏見影響,有受訪青年認爲「好像畢業後不從事正職工作,就是一個有問題或不正常的人」。

此外,調查總結了青年幫助自己實現理想工作的方法。近四成半人會透過進修或培訓(43.7%)和轉公司(43.3%)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工作,其次有兩成多人會選擇轉行業(28.2%)、努力工作(26.4%)、向公司爭取(22.4%)等。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