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 以藝術融入教育 啟發學生創意思維

2024-05-23 11:57


「創意思維」這個名詞近年在香港盛行,不少學校在教育改革上都十分強調,並著手研究如何啟發創意思維,而藝術教育就是方法之一。為此,本地創意教育團體誇啦啦藝術集匯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推廣並將藝術教育普及化,透過擔任社區和學校的橋樑,為香港培育新一代創意人才。

以藝術為基礎的跨學科創意學習
誇啦啦藝術集匯(誇啦啦)自2008年成立以來,其英文縮寫 AFTEC 意指「藝術融合教育以轉化人生」(Arts For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al Change),只因她們相信藝術能帶來啟發、動力及轉變,因此多年來創辦不同項目及計劃,透過藝術推動學習。誇啦啦行政總裁邱歡智補充說道︰「我們將藝術融入教育,一方面探討藝術與教育的跨界協作可如何深化藝術,另一方面冀望透過藝術教育影響生命。」

誇啦啦致力以藝術融合教育深化藝術的社會功用,通過藝術轉化人生。
誇啦啦致力以藝術融合教育深化藝術的社會功用,通過藝術轉化人生。

故此,誇啦啦積極尋找跨界協作的機會,提倡以藝術為基礎的跨學科、跨界別創意學習,並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自 2021 年起主辦為期三年的「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JCABC)。參與小學有着不同辦學背景,包括官立學校、過渡性火柴盒學校、千禧新校等。每校選取兩個學科配搭一個藝術領域,如:數學 x 視覺藝術 x 建築、中文 x 視覺藝術 x 服裝設計等,組成跨學科創意課程於常規課堂時間內進行。課堂內容由兩位科任老師與創意工作者共同設計和實踐。透過藝術體驗,以互動和探究式教學提升學習動機,鼓勵學生好學好問,觸類旁通,啟發創意思維。

誇啦啦的JCABC創意課堂強調通過互動、協作形式學習,讓學生多了解他人想法,學會互相尊重、包容,並透過同儕學習,啟發創意思維。
誇啦啦的JCABC創意課堂強調通過互動、協作形式學習,讓學生多了解他人想法,學會互相尊重、包容,並透過同儕學習,啟發創意思維。

過程為本 過程比成品更重要
誇啦啦非常著重學習過程,如同JCABC著重於探究「如何」和「爲何」,而非只聚焦於結果。說易行難,在香港這個生活步伐急速的城市,我們往往只着眼於結果,卻忽略了確切做好過程的每一步,才能帶來好的成果,並從中誘發創意及更多可能性。當中,營造「安全生態」尤關重要,讓學生、創意工作者和老師建立互信關係,聆聽彼此,毋須擔心失敗或錯誤,可以放心一起嘗試、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然而,邱歡智強調誇啦啦策劃和舉辦的JCABC所推行的創意教室雖然鼓勵師生突破傳統班房的框架,卻絕非以取締傳統班房或教學為目的,而是希望做到兩者相輔相成,融和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和創意工作者的點子,集思廣益,解決問題,達到均衡發展的雙贏局面。

過往教學側重的知識投餵已不足以讓年輕新一代應對瞬息萬變的 21 世紀,培育創意思維,裝備「5C要素」—— 創意(Creativity)、慎思明辨(Critical Thinking)、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協作技能(Collaboration)和回饋(Contribution),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協助學生走得更遠。邱歡智援引欣賞藝術作品的體驗說明︰「一件好的藝術品,是層出不窮、有很多層次、可以 360 度觀看的,很多時候不是太清楚。我們可以為此提問、質疑、溝通、甚至反思,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創意思維習慣。在這個層面上,藝術和學習實為天衣無縫的。」

課堂鼓勵學生互動參與,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得着而非創作成果。
課堂鼓勵學生互動參與,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得着而非創作成果。

「知識交流:創『見』願景」論壇
JCABC 踏入第三年,有賴各方支持,計劃廣獲教育工作者、創意工作者,以及家長與學生好評。誇啦啦將於5月31日至6月1日(五至六),假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辦「知識交流:創『見』願景」論壇,論壇匯集了本地和海外專家、校長、教師和創意工作者,一同探討如何透過藝術為基礎的跨學科平台,將創意學習逐步糅合至正規學校教育中,檢視當教育工作者和創意工作者重新思考與學生的關係時,可帶來甚麼變化,並重新構想如何以通用的創意學習模式培育下一代多樣化、多面向且豐富發展。

「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三週年集成
「知識交流:創『見』願景」論壇

日期:2024 年5月31日至6月1日(五至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海事博物館(中環 8 號碼頭)
憑登記免費入場
詳情:https://www.aftec.hk/ArtsBasedCrossCurriculum/ke2024/index-zh.html
查詢:2520 1716 / [email protected]


(資料由客戶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