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紅 - 學英文焦點,是否「放錯位」?|芽芽學英語
2023-05-22 12:20
我邀請爸媽細心看看孩子的作業簿,觀察他們做作業時的動態,或許你會有新發現。
我發現作業簿裏的填充題,填的是字母而不是詞語?明明是個好機會,讓低年班同學多寫多串字,為何放棄這個學寫詞語的機會呢?我想到兩個原因:出題目的人或許認為填充(問題)的意義在於孩子懂與不懂,填字母已經能夠測試到「同學仔」的能力;另外,對老師來說亦容易批改,當批改時用字母作答當然比用詞語快得多,起碼不用理會學生有沒有串錯字,批改定會省卻許多時間。
中學或大學用這個方法作答我沒有意見,小學是認知及熟悉事物的時期,我們就是希望孩子多看多讀多寫字,盡量熟習他們所學到的字𢑥,所以填充用詞語是有必要的。
另外,我又發現孩子做功課時有許多「揭來揭去」的動作,例如,課文裏有4個學生,文中提及這4個學生的一些資料:他們是哪班學生、在甚麼場合說過甚麼話,孩子先要了解幾版的內容,然後他們需要回答一些「綜合性」問題,這些問題是需要孩子通過觀察、分析思考去作答的。對初小學生來說,「揭來揭去」加上要「分析思考」才答到問題是「揠苗助長」之舉;再加上,這群小朋友是在學外語。
當孩子對英語未能掌握時,盡可能直接教授英語,絕對不能問「tricky questions」;分析思考的訓練不需要放在初小英語科上。這樣學英語只會令孩子愈學愈亂,愈學愈不起勁、愈加沮喪,到最後,老師、家長、學生「得個做字」。
我邀請爸媽做一次他們的功課,代入他們,細心看看這些題目,也嘗試感受一下孩子做功課時的感受,或許我們會有新體會。
我自己有一個信念:大量輸入,先不要急於輸出(做功課也是輸出的一種),把教學焦點都放在輸入,讓孩子大量看書、聽故事,大量獲取知識。謹記,輸出靠輸入。
陳東紅
作者從事英語教育出版20年,任職於多家報社;現為教育顧問編輯、兒童刊物《BINGO!》出版人、專欄作者及到校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5月22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