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團隊研LSF技術 證恐龍飛行「肌」理

2022-11-15 12:36

飛行恐龍的飛行狀態,以往古生物學家只從生物骨頭化石中,推斷牠們利用肩部及胸部肌肉提供動力。中文大學及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雷射熒光成像技術(簡稱LSF),從以孔子命名的恐龍「孔子鳥屬」化石樣本中採集數據,發現支撐古代飛行恐龍撲翼的軟組織,證實科學界對飛行恐龍早期飛行狀態的假設。

研究團隊透過雷射熒光成像技術,還原活躍於白堊紀早期的「孔子鳥屬」,重現飛行的肩膀肌肉圖像。 中大提供
研究團隊透過雷射熒光成像技術,還原活躍於白堊紀早期的「孔子鳥屬」,重現飛行的肩膀肌肉圖像。 中大提供


「孔子鳥屬」化石取樣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聯同臨沂大學教授王孝理教授、美國科學進步基金會主任Thomas G. Kaye,及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館長鄭曉廷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LSF技術集中檢視依附着肩部與胸部位置的組織,並將數據進行定量骨骼重建,涉及近鳥類飛行恐龍化石樣本多達一千多件,均存活於侏羅紀晚期及白堊紀早期、從中國東北出土,其中包括以中國哲學家孔子命名,活躍於一億二千五百萬年前的早期有喙鳥類「孔子鳥屬」。

文嘉棋指,研究中的LSF數據證實了恐龍的祖先利用肩膀肌肉為上拍飛行提供動力,以及胸部肌肉為下拍飛行提供動力,使古生物學界能夠更準確地重構早期的飛行能力。


肩胸數據重構動力

研究亦拆解部分早期鳥類缺乏胸骨的原因,參與研究的Thomas G. Kaye指,從LSF資料分析可見,早期鳥類如具標誌性的近鳥龍屬,其胸部位置結構較弱,無充分利用胸部的肌肉,因此在不需要胸骨的情況下,漸漸失去了胸骨。

研究中大部分化石樣本,在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中展出;而研究結果,在國際科學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本報記者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