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教師活用Teams免費新功能「閱讀進度」 助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成效

2022-06-20 11:00

在香港做個好教師真的不易,因為要兼顧的工作不少,要在有限時間內做到因材施教,即使不計較所花的心血,在時間上也似乎不可行。不過現在有了科技的幫助,讓教師不單可藉由大數據了解整體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精準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無論是整體規劃以至個別作出學習上的鞏固,都可以做得更完善。 


疫情下靈活應變 啟發教師應用科技配合教學評估工作 

疫情對教學生態帶來重大改變,混合式教學逐漸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黃埔宣道小學英文科及STREAM創新教學組的羅淑嫻主任分享推行混合式教學一些觀察所得,她發現小二學生想向外藉老師問問題時,因為不懂得朗讀某些英文生字,從而不懂得問問題。為了可以有效率地了解學生對英文詞彙的發音準確度,了解整班及每位學生學習情況,她開始嘗試使用Microsoft Teams近日推出的「閱讀進度」(Reading Progress) 功能,導入一篇有關 ‘Food & Drink’ 的英文文章,於該教學平台上派發給小朋友在家中跟著朗讀練習,並收集評改同學的練習。「閱讀進度」內建的AI功能自動辨析學生大部分讀音準確度,幫助教師於課堂以外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了解有哪些生字是大家都容易讀錯,透過Teams的教師版面可以很快就得出詳細的結果及分析,有助老師及校方掌握整班及個別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因應不同學習需要去施教於有限的面授或網課課時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透過Microsoft Teams的「閱讀進度」 (Reading Progress),當中AI自動辨析協助老師批改學生讀音練習功課,讓老師了解每一位及整班學生的閱讀情況。
透過Microsoft Teams的「閱讀進度」 (Reading Progress),當中AI自動辨析協助老師批改學生讀音練習功課,讓老師了解每一位及整班學生的閱讀情況。


短時間獲得學生閱讀能力大數據 

負責的羅淑嫻主任參與微軟卓越創新教師計劃(Microsoft Innovative Educator Expert,MIEE)數年,對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上的運用有相當理解,當她得知Microsoft Teams推出「閱讀進度」後,就決定嘗試運用於跟進學生的英文閱讀進度中,她認為此功能不但可大大減輕老師為學生閱讀能力評分的工作量,更可以短時間內獲得準確的數據,制訂整體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而針對性為個別學生做鞏固工夫,達到拔尖補底的作用。 

老師可以翻看學生的錄影或錄音,更清楚掌握學生的表現,同時給予評分、意見,甚至可讓學生再做該練習改善發音;而學生亦可收到老師批改發還的作業,了解自己的閱讀情況。
老師可以翻看學生的錄影或錄音,更清楚掌握學生的表現,同時給予評分、意見,甚至可讓學生再做該練習改善發音;而學生亦可收到老師批改發還的作業,了解自己的閱讀情況。

 

整班及每位學生的閱讀情況及學習數據,現在老師可以一目了然。老師更可從分析版面中了解學生常讀錯的生字並一鍵建立讀音練習,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練習改進。
整班及每位學生的閱讀情況及學習數據,現在老師可以一目了然。老師更可從分析版面中了解學生常讀錯的生字並一鍵建立讀音練習,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練習改進。

 


精準快速閱讀評估變可行 

未有「閱讀進度」幫助之前,如果想知道學生的讀音進度,要由老師為學生逐一做閱讀評估(PM Reading Benchmark Assessment),考核每位學生的閱讀能力,再按評估結果,把學生分流閱讀不同級別的圖書,提升個人閱讀能力。但這種方法要花老師大量時間,尤其疫情之下教學時間更加壓縮,所以一年最多只可做一次閱讀評估。但學生一年往往進步得很快,很多時早期做的評估已不適用,變成所讀的圖書太顯淺,追不上學生的程度,而現在只要定好題目,學生已可自行朗讀,老師透過Microsoft Teams就即時對學生狀況瞭如指掌,加上可以一年做很多次,完全可配學生的進度而制訂閱讀方案。羅老師指Microsoft Teams的「閱讀進度」對老師幫助很大,當中該功能除了支援英文學習外,更支援中文及一百種以上的國際語言。而且據知閱讀進度快將推出更多新功能,例如加入拼音朗讀(Phonics)評估、AI即時教授音節和糾正發音練習等新功能,對於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語文發音及設計個人化學習更有幫助。 

了解Teams閱讀進度及示範短片: https://aka.ms/readingprogress1 

如學校有興趣免費使用Teams教育版作混合式教學,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聯絡微軟香港教育團隊。

 

以往老師需為學生逐一評估,現在靠科技幫助已可做得又快又精準。
以往老師需為學生逐一評估,現在靠科技幫助已可做得又快又精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