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論學|學習者的自我感覺
2022-05-27 12:25
學習是一個複雜的心智活動,既考驗智力,亦挑戰心理承受力。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信心,都會直接影響他們最終學得好不好。作為學習的促進者,老師除了要了解學生學得有多好外,還要留意他們覺得自己是否或能否學得好(即學習信心和自我認知)。
英國倫敦大學教授迪倫.威廉推廣「三色杯」策略(又稱紅綠燈教學法),來增加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學習進度作出表達的意願。首先,老師為每名學生準備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紙杯或膠杯。就如交通燈般,不同的顏色表達學生不同的想法。紅色杯是求救狀態,表示自己非常不明白老師現時所教的;綠色杯是暢通無阻的意思,表示學生認為自己能掌握內容;黃色杯是模糊狀態,表示學生未完全掌握內容,但仍可嘗試自行解決問題。在開始課堂時,學生把三色杯倒轉疊起,黃色杯放在最上露出來。當老師開展教學時,學生可根據個人的理解情況,轉換杯的顏色。明白了,就轉綠色;完全不懂,就轉紅色。
該策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持續地傳達對學習進度的自我評估,令老師能因應情況作出即時的教學調整和跟進。
接着介紹另一個很好用的試題設置——二重多項選擇題(MC題)。有何特別呢?一般的多項選擇題只設數個選項(如A、B、C、D)讓學生揀(第一重)。老師唯一收到的資訊只是學生答對或答錯。然而,答對可能是「真懂」或「猜對」,答錯也可以是「不懂」或「以為自己懂」。為了給予老師更清晰的回饋訊息,我們除了要學生選答案外,還要選多一項(第二重):「✓、X、?」(「✓」代表「我懂」、「X」代表「我不懂」、「?」代表「我不確定」)。通過以上設置,老師可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作更準確的判斷。例如,當見到某題目特別多學生選擇「?」時,即代表他們對考核的知識並非一無所知,只是有所不確定;相反,當所有學生都選「X」時,那無論答對率有多高或多低,老師也必須重新教授。
以上兩種方法雖然形式不一,但同樣是希望通過學生的回饋,了解他們對學習的自我評價。鼓勵老師們多發揮創意,設計更多以促進學生自評為目標的策略。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課程發展議會學習領域委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27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