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室|網課新常態

2022-05-03 12:59

疫情第五波爆發時,全港中小學生「放暑假」,受家長所託,聯絡從事教育的大學同學:「你今年有兩個暑假,太幸福了!」那麼如何追趕課程?(這才是家長關心的問題)據同學所言,教育界只能盡力,效果如何未知,畢竟這兩年學生大多在家學習,老師對同學的能力和性情所知不多,難以因材施教。那麼,趁回復正常,加班補課可行嗎?原來很多學校已經如此開始,但因為大多是採用網上教學,效果甚微。

我又問從事青少年工作的同事,兩個暑假對他們的影響。據說三月的暑假放得急,根本沒時間規劃,只能急就章推出一大堆網上課程應對。反應好嗎?他說坊間有太多相同的活動,眼花繚亂,所以反應甚差;至於八月,他不敢奢望了。

於是,我利用舉辦網上活動之便,了解一下小朋友的情況。原以為小朋友因為太多網上活動,疲於奔命之餘,一定了無興趣。誰知相反,上課時小朋友熱烈發問,「老師,可不可以講回剛才那個問題?」「我遲了上網,可以再講前面十五分鐘的內容嗎?」雖然問題不算深入,但投入程度熱烈,從前上實體堂甚少見,為甚麼呢?

我和幾個家長討論這個情況。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為小朋友報了很多網上活動,原因是這兩年小朋友上網實在太多了,一定要有東西轉移他們注意力;但同時,家長又怕小朋友會厭學,所以他們都是讓小朋友自行選擇一些沒有「功課」的活動,用他們的說法就是「堂堂清」,上完堂就乾手淨腳,不用勞氣。另一個選擇是讓小朋友參與有互動性的活動,才可吸引他們投入。那麼,小朋友學到東西嗎?這個問題引來家長對我的訕笑:小朋友肯參加活動已經要還神,何必強求?從前家長的要求是要深入有證書,現在是要「博」,讓小朋友發掘興趣。

家長問我這樣做對嗎?新常態下的青少年活動,大家都未遇過,我怎知道?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Peter Sir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Peter Sir。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3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原文標題為〈青少年活動新常態〉。


延伸閱讀:

親子育兒|訂立觸得到的目標 提升孩子學習動機

社工分享復課貼士 幫小朋友收拾心情

家長教室|父母以身作則 激發孩子求知欲

在暑假培養規律 迎接漫長學年

親子育兒|為孩子着想 堅持父母的信念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