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三天自由檢測 考驗自由品質
2022-04-12 12:54
衡量一個地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文明是否踏入先進水準,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自由的價值,能否被彰顯,運用能否到位,顧己而又及人。若將個體自由無限延伸,且用千般道理演繹,萬條法律保障,卻又看不見別人同樣要有自由,且百般阻撓,不擇手段,用盡方法,以「自由」之名,壟斷自由,用以攻擊對方不擇手段,體無完膚。今日互聯網的偷呃拐騙,無日無之的亂象,就是有恃無恐,濫用亂用自由的結果。
上周五起連續三天,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全民快測,若染疫就要上報,以便政府更掌握情況,並施以對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檢測劑數量足夠嗎?尋常百家懂得自行檢測嗎?事實上,政府家家到戶派送的抗疫包,內裏的檢測劑分量足夠;至於如何運用檢測劑,自從第五波出現後,幾乎人人都已試過自行檢測,簡單容易。檢測陽性結果上報,政府亦已有準備,上報容易。
「這樣給予市民自由選擇的權利,最終就自由選擇三天都不檢測。」一位任職律師的朋友,以肯定語態對筆者說。「本來,市民、國民,以及公民價值教育的真諦就是引導學生如何選擇,最終並非是強逼的,而是自由的選擇,這種選擇,就是顧己及人的盡責。疫情仍然相對嚴峻,二人乃至幾人室內實體見面之先,各人自行檢測,大家都心安理得。」筆者先回應再補充:「連續三天,市民只要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檢測,又有可不何?說到底,這是公民責任的應盡之義,不是說,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就看港人如何實踐了!」
動感之都的香港,三天的自由檢測,工具不匱乏,剩下要考驗的,就是港人運用自由的水準、自由的質素了。就筆者所知,不少教育同工,積極響應要盡公民責任,三天都會自行檢測的,為數不少,但同樣亦有採取不聞不問不理,三天都不會自行檢測的一群。用自由放大鏡看,檢測與不檢測的,都在運用自由,但究竟誰是珍惜愛護自由?誰又糟蹋、貽害自由?
曾有專科醫生指,假如市民能自律,連續十四天都戴上口罩,染疫者必定大減特減了。確實,自由與自律,花開並蒂,這才是真自由。三天都參與自行檢測的,難有數據,但各人心裏必有自由之尺,可量度自由的品質是高或是低!
何漢權
作者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4月12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