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可以怪責父母嗎?
2022-04-05 11:47
育兒的信念、習慣、做法往往代代相傳,父母不自覺把從原生家庭經驗到的複製到現在的家庭,又或者堅決不重複原生家庭的做法,凡事相反。無論是哪一種立場,似乎做父母的都無可避免需要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故事,整理一下與父親、母親的相處模式和片段。有趣的是,筆者留意到許多成年人對於表達對父母不滿的部分都感到自責:
「好似好衰咁,佢哋自己成長的家庭都唔好,無人教佢哋。」
「我已經消化咗,無乜感受,向前看啦。」
「我無嬲佢,佢已經盡咗力,我好尊敬佢。」
親子關係界綫
因為未回顧已經下結論和落閘,令到之後的整理和學習難以展開。這部分的防衞模式,筆者認為與文化有關,西方國家的親子關係界綫(boundary)比較明顯,子女成年後通常離開原生家庭到其他地方居住和工作,強調個體和自主性;反觀中國文化的家庭觀強調孝道和忠誠(loyalty),「界綫」好像疏離的代名詞,「黏融」卻像親密感的表現,個人是家庭的延伸。這里無意比較哪種模式較為優勝,只是希望為這議題建立更容易明白的基礎。
面對案主這類回應,筆者通常會嘗試引導他們看到,回顧父母育養他們的模式、長處和限制,並不是要評核甚至怪責父母,我們知道父母可能已經盡力了,在他們的限制中(如:工作、體力、知識、經濟條件等)付上最大努力去育養孩子,交出了七十分的成績,然而,當時我們成長階段所需要的,可能是九十分的幫助才能成就,不論是學業上的幫助、情感上的支援,還是時間上的陪伴。
回顧和檢視為的往往是案主自己:我們才是這些討論中的主角,我們想更了解自己在原生家庭所經驗到的,而這樣的討論無可避免會談及父母,包括他們的做法,例如那些增加我們自信、安全感的片段,那些影響我們將來處理情緒、紛爭的應對等。
放下不必要自責
如果我們可以放下「怪責父母」的不必要自責,相信我們所認知到的原生家庭影響必然更加全面、立體,收穫更加豐富。而有了這些認知,夫妻亦可以互相溝通自身於原生家庭的發現,增加彼此諒解,在育兒時也會更明白對方的信念和價值觀,互相補位,那麼孩子經驗到的育養模式自然更為一致,以及有效。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4月4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延伸閱讀: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