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人文|世事洞明皆學問
2022-03-04 10:50
資訊科技發展迅速,不知不覺間全球都進入了數碼時代。日新月異的數碼技術為人類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產品,智能電話、智能家居、一切智能事物正在逐步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素質。
停課期間,學生被逼留在家中,通過電子平台勉強維持學習。雖然尚且能與同學和老師隔空聯繫,但學習的效能和體驗卻大打折扣。孩子長時間居家上課,對大部分全無網上學習經驗的家長而言,不只是體能和耐性的大挑戰,更是數碼素養(digitalliteracy)的殘酷考驗——如何能與教師有效溝通,了解子女的需要,提升學習效能等現實問題,令家長疲於奔命。
數碼潮流不可擋
除了為追逐數碼潮流而添置層出不窮的電子產品外,大家對數碼科技與現代人生活的關係又有多少認識呢?在芸芸的數碼產物中,社交媒體是不少人展示生活點滴的寬廣園地,無論何時何地的個人分享,只要有互聯網立即無遠弗屆,大大縮短了由地理隔閡而形成的人際距離。夠不着、看不見的互聯網,讓上班一族足不出戶,仍然維持生產力;電子教學更不用說,由互聯網衍生形形色色的功能,既講求資訊的傳輸效率、知識產權和隱私保障,亦關注吸引學生的學習動機,維持學生的參與程度及促進學習成果。
所謂遊戲化的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家長毋須誤會子女沉溺於電玩,因為電子遊戲式的教學已(曾)經成為潮流。哪怕語文能力基礎未穩,小學生開始學習電腦編程(Coding),培養運算思維能力;中學生則接觸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的基本原理、應用範圍、以至人機互補的倫理,為香港構建智慧城市做好準備。
在數碼時代,資訊科技不斷突破,機械人、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VR)及擴增實境(AugmentedReality,AR)等技術在社會上廣泛應用,例如機械人能完成特定任務,甚至定時照顧病者;即使無法到現場體驗,虛擬實境卻引人入勝,恍如親歷其境;擴增實境則將科技與現實融合,令同一時空的情境更加豐富多元。
前不久一部韓國製作的紀錄片曾引發數碼技術應用範圍的熱議。為了撫慰一名喪女母親的傷痛,製作團隊採用了多種數碼技術,按照死者的容貌、體形和語音等特徵,成功塑造出一個虛擬人物,讓母親借助觸感手套在虛擬實境中與「復活」的女兒對話和互動。支持的觀眾對該名難過的母親深表同情,認為數碼技術將人性的光輝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反對者卻認為,這種試圖把逝世的親人保留在虛擬世界的數碼手段,只會令生者陷入更痛苦的深淵,也不尊重死者。
人文關懷為依歸
無論是正反的觀點,觀眾的回應都是人文文化的體現,一種追求美善、對人的終極關懷,也是數碼時代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數碼技術是科學進步的成果,而科學文化着重求真務實,然則「數碼」能否與「人文」並存?二者的關係又應該如何拿捏?按《辭海》(一九四八年版),「人文」指「人類之文化也」;而「文化」一詞則出自《易經.賁卦》:「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次「文化(Culture)」又指「人類社會由野蠻而至文明,其努力所得之成績,表現於各方面者,為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風俗、習慣等,其綜合體,則謂之文化」。古人觀察「天文」,認識到大自然的運行規律,不斷改進人類的生活;參考「天文」的軌迹,而創造「人文」的秩序。
時至今日,無論數碼科技能超越多少個人類能力所及的極限,它終究隸屬於人文文化,必須以人文關懷為依歸,才能成就人類文明與時俱進的發展。因此,當數碼素養成為基本能力之一,學生仍然不能缺少人文學科的訓練。數碼技術可以超越時空,讓學生在仿真的學習情境中誘發創意想像,而人文精神將繼續是想像的靈感泉源。
在慨歎無法趕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時,大家不妨駐足反思,認清數碼與人文的關係主次,以確保所付出的努力不致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背道而馳。註︰小題為本報所加
本專欄由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學者輪流執筆,內容屬個人分享及學術見解,讀者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梁佩雲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提升)及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實踐)梁佩雲教授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3月4日教育版專欄「數碼人文」。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