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郊遊】「行」出個拼勁來

2021-05-04 11:23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疫情放緩,適逢假期,我於是相約一群媽媽去行山。有媽媽帶來一個七歲小子阿經(假名)。阿經眉清目秀,非常精靈活潑,只是在眾媽媽堆中,他卻是唯一的小孩。在等人期間,媽媽們七嘴八舌地說個不亦樂乎,阿經在人堆中顯得形單影隻。其媽媽見他悶着,就順手將手機給他,阿經一機在手,隨即眉飛色舞,活力回歸,對媽媽的所謂約法三章,亦唯唯諾諾地答應是也。

半小時過去,終於人齊起步。阿經因之前的約定,乖乖地把手機還給媽媽,只是對於步行卻顯得拉牛上樹。因山路高低不平有點難行,阿經一邊走,一邊說累要回家。我知道這準是剛才玩手機的後遺症,因其手機遊戲癮已被引發,要淋熄得另想法子。

為免整個行山旅程被這孩子嚷着回家而糟蹋,我這「多事姨」唯有出手幫下那個「煩惱媽」。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不少未被發掘的潛能,這孩子的所謂「累」,只是未找到要拼勁努力的目標,於是我告訴他這條行山徑有個好好玩的水池,有好多泉水可浸腳可遊玩。孩子得知有水玩,兩眼即時發光,一路行一路問水池有多大有多遠。他走起路來亦變得勤快有勁,沒有了想回家的嘮叨。

因離泉水仍有一個小時的路程,為免他納悶,我於是再出招與他在行山路上發掘新事物。「哇,哪是甚麼?」「是牽牛花。」「你那麼厲害,又知是牽牛花呢。」「因我在常識書有看過。」「哇,好勁啊!」「看,哪又是甚麼花呢?」「不知……」「那是杜鵑花呀!」「你知不知道杜鵑花是甚麼季節盛放的?」「XXX……」「你看,那對聯寫着甚麼?」「XXX……」

無論是花、是草、是樹、是田、是石、是木門、是狗,甚至是村民……我都和他傾傾講講一番,孩子的好奇心亦因此被引發,兩個多小時的旅程,顯得趣味盎然,而我們嘛,也不再聽到這活潑小子想回家的「煩音」了。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韓曄姑娘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韓曄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5月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