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副校長隨筆】淺談「師生間的抗疫疲勞」
2020-10-12 17:40
新學年授課了數星期,老師與學生的「抗疫」指數由開學的最高位置,隨着時間的流逝,也會有高位回落的一刻。始終老師與學生也是人,出現抗疫疲勞亦是難以避免的。在第三波未停,第四波又起的情況下,師生要如何在疫症中繼續進行教與學活動?
首先,師生都要全天候戴着口罩在課室上課,一般來說老師上了兩至三節課,口罩已經又濕又有異味,為師者當然感到不舒適,不過慶幸香港的口罩供應暫時已經不成問題,故只要勤加更換,對老師來說還是可以解決的。可是對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只是留校半天上課,但也要經常佩戴口罩,除了在吃喝上的生理需要情況下會除下口罩外,基本上學生都是會長期戴着口罩上課的,很多時候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時都只會用慣常的聲浪去作答,由於受到口罩的阻隔,老師其實很難聽得清楚學生的回話。大部分學校為令空氣更為流通,或會要求老師將課室門戶打開,由此,課室外的聲浪加上口罩的影響下,師生與生生的互動其實真的是大打折扣,老師與學生能夠清晰地聽到其他人的話語變得很不容易。
除此之外,由於教育界已明白到「教多一日是一日」的道理,在硬性規定學校由全日制改變為半日制授課的模式下,有學校會將每節課時相對縮短,以盡量安排學生能夠每日都可以上最多節的科目,以減少課堂編排不足的影響。由此,很多學校可能由以往每堂35至45分鐘不等,改變為每堂25至30分鐘,換句說話,老師與學生都要改變一向的課堂模式,除了減少進行分組活動外,更需與時間競賽,在濃縮了的課時內盡量完成最多的教學內容,老師亦未必能經常一提多問,或對每名學生進行深入的追問探究,很多時候學生都會齊聲說一句:這麼快便落堂了嗎?老師也實在只能在勿勿忙忙的情況下完成教學,因為彼此都不能預料究竟何時會需被迫再度停課或重新改變為視像模式教學呢!
面對逆境或是「疫」境,絕對是磨練意志的最好時候,在師生都感到抗疫疲累的情況下,大家還是滿腔熱誠的繼續上學去,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經歷過長時間停課的日子,才明白到可以返回校園上學是一種幸福的事。我們做老師的,真的希望每一天放學時都可以繼續對學生說:「各位同學明天再見!」
黃文龍
小學副校長
教育專欄「黃副校長隨筆」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