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健康】學童常反叛、搗亂及易分心 醫生提醒小心是ADHD徵狀

2020-03-24 14:27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十四歲的小活就讀中二,老師投訴他在課堂搗亂,對老師無禮,媽媽則擔心他成績每況愈下。表面看來,這像一般青少年的反叛對抗行為,但當詳細問述其病歷後,便知道小活於孩童及小學階段,都有很多過度活躍、衝動和專注力失調的徵狀。

儘管如此,小活很聰明,天資很高,在小學時就算上課不太專心,在媽媽督促下成績也名列前茅。雖然他常常跑跑跳跳,但因就讀男校,老師都習以為常,同學亦欣賞他反應快和腦筋靈活。到了中學,雖然小活已很少跑來跑去,但仍然多言,開始不接受母親的監管。在精英班裏,他不但擾亂課堂秩序,還對老師無禮,被老師責罵後衝動拍桌子,甚至說粗口,開始不受同學歡迎。

同時,他亦因為執行功能的問題,難以自理日常生活,開始欠交功課。當被老師警告時,他就辯駁和一臉不悅,而且出現越來越多對抗性行為。此外,課堂稍悶一點,小活就會分心、發白日夢及睡覺,又常常忘記帶東西和遺失物件,遇上稍為困難的功課問題便輕易放棄,這些都是ADHD的普遍徵狀。

美國精神科學會的《診斷及統計手冊》(DSM5)於二零一三年將ADHD診斷的歲數由七歲改為十二歲,意味有不少個案可能在較大年紀才出現病徵及問題。由於小活從小得到媽媽悉心的照顧,而且智商高,所以在中學才出現問題。

雖然小活的ADHD徵狀現時已減輕,但仍有不少衝動及專注力失調問題──衝動的徵狀令他說話衝口而出;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爭執時,不能事先想像後果及從錯誤中學習;專注力失調亦影響他的執行功能和日常生活的組織能力,因而出現拖延功課和遺失物品的情況,書包、桌子、床舖和房間都是雜亂無章,這些都會影響他的學習,以及朋輩和與父母關係。這些困難和壓力亦開始令他有ADHD的後遺症,如情緒低落、心情焦躁,使身邊的人覺得很難與他相處。

青少年期的ADHD主要用藥物治理,醫生會用中樞神經刺激劑如利他林類藥物作為首選,減輕小活衝動及專注力失調的病徵,也會輔以行為治療,鼓勵他參與情緒社交班,提升他對自己衝動行為的理解及控制,並透過執行技巧訓練來提升其組織能力。這樣小活便可發揮他的資質,轉眼成為老師及同學眼中品學兼優的學生。

轉載自《揭開神秘的面紗: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個案實錄》

作者:陳國齡醫生(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出版社:黃巴士出版有限公司/一口田出版有限公司

陳國齡醫生
陳國齡醫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