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欠佳限制賣地收益 結構性財赤須防患未然

2025-01-08 00:00

政府公布本財年第4季(2025年1月至3月)賣地計劃,將重新推出一幅位於東涌的地皮。鑑於庫房長期依賴賣地收入,大家難免會對今後繼續利用這一「路數」減赤滅赤有一定期待。但客觀地看,參考去年全年(1月至12月)地價收益僅約81億元的劣績,再加上即將回朝的特朗普將實施對香港非常不利的政策,外界似乎沒有理由相信今年賣地成績會比較理想,在最壞的情況下,大家甚至應為出現「結構性財赤」作心理準備。

在環球息口高企、內地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夾擊下,近年本港市道一直相當疲弱,包括資產市場、信貸質素、投資和消費,均得不到強大支撐。政府昨天推出的東涌地皮,其實曾在2023年推出,惟最終流標,反映發展商心裏並不看好。儘管今次政府在降低這塊地皮的單位面積要求、修改招標條款之後,可能會增加其吸引力,但並不足以扭轉整體市道低迷的事實。事實上,假若發展商真的對前景滿懷信心,那麼即使沒有政府「吹雞」簽署北都發展意向書,他們也會憑敏銳的商業直覺主動投資。
東涌地皮2023年曾流標

過往不少有識之士指出,依賴賣地收入以支撐庫房的模式是不健康的,因為資產市場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牽引。疫情前,政府從地價得來的收入曾經相當可觀,例如2017/18年度便曾高達1648億元,但當息口上調、疫情等負面因素出現後,無可避免壓制本港資產市場,進而減少政府的附帶收入。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究竟當前的財赤是周期性的,抑或是結構性的?這個問題沒有權威答案。參考過往歷史,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期間,香港曾錄得財赤,但之後都能順利「翻身」,所以不少人對解決目前的財赤抱有信心。不過,換個角度看,目前的情況可能較當年的更為嚴峻,畢竟開源的渠道非常有限,例如加稅必會觸發廣泛反對,所以沒有操作空間;至於部分地產商提出恢復「勾地」制度的建議,亦被政府以違背土地供應主導權為由拒絕。由此觀之,要順利解決當前的財赤,難度着實不小,甚至說當前財赤是結構性的,恐怕亦非完全是危言聳聽。

大約兩個星期後,特朗普便會重返白宮,這是香港的重大考驗。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而且貨幣與美元掛鈎,所以對美國任何風吹草動異常敏感。例如近日美媒報道,特朗普考慮縮減進口商品關稅力度或規模,消息一度刺激恒指夜期上升400點,後來特朗普團隊否認報道,夜期走勢便回順。

顯然,特朗普是左右香港經濟復甦的重大因素。去年9月,美聯儲開始減息周期,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香港經濟的「冰封」狀態,但特朗普的去監管和關稅政策,畢竟有可能刺激當地通脹,屆時或會逼使美聯儲放緩減息步伐,這對香港市道肯定是不利的,到時港府不可能取得更多賣地收入。
關稅戰不利香港復甦

近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2024/25年度綜合赤字將在1000億元以下,但這是計及發債所得後的數字,如果不計及,財赤一定更為驚人。對於減赤甚至滅赤,社會人士紛紛獻計,包括收緊2元乘車優惠、調整公共工程項目優次之類,都是值得細心研究的建議。消除赤字是政府和社會共識,大家應當朝着這個方向努力。與此同時,我們亦要防患未然,要準備好與「結構性財赤」共存。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