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禮德學院夥深大辦兩非本地課程

2024-06-21 00:00

香港明禮德學院與深圳大學首次合辦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昨公布詳情,左起為明禮德學院質素保證總監游綺華、校董劉博微及張紫伶,以及市場部總監支語熙。
香港明禮德學院與深圳大學首次合辦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昨公布詳情,左起為明禮德學院質素保證總監游綺華、校董劉博微及張紫伶,以及市場部總監支語熙。

近年大灣區合作交流越趨頻繁,香港明禮德學院昨公布,將首次與深圳大學合辦兩個4年制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包括網絡與新媒體(視聽傳播方向)及網絡與新媒體(網絡傳播方向),每年學費10萬元,以本港應屆高中畢業生為主要招生對象。兩個課程共設120個學額,首屆學生今年9月入學。學院校董張紫伶表示,香港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的優勢,希望他們可融合香港、內地及國際的新媒體文化,創出一片新天地。

由香港明禮德學院與深圳大學合辦的網絡與新媒體(視聽傳播方向)學士學位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攝影藝術、視聽傳播導論及紀錄片創作等;網絡與新媒體(網絡傳播方向)學士學位課程,則主要包括新媒體概論、新媒體用戶研究、動態設計等。兩個課程已於今年5月獲得教育局註冊。
修讀網絡與新媒體

校董張紫伶表示,修讀兩個課程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只需在香港明禮德學院上課,個別實踐類課程則需到深圳大學本部上課。她表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設施優越,有24個教學實驗室、近4000套設備及多種實驗教學軟硬體系統,課程質素有保證。

兩個課程主要招收本港應屆高中畢業生,張紫伶列出四大收生要求,分別是持香港身份證和回鄉證的香港永久居民、30歲以下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需要「愛國愛港」,以及通過入學面試。她表示,收生過程中,不會考慮公開試成績,反而中學成績更重要,認為申請人的中學成績更能反映其學習水平。

問及愛國愛港要求的準則,張紫伶表示,主要看學生的高中畢業證書及成績表、操行和老師的評價。她更表示,不排除同學校內某些成績比較差的話,會打電話給其學校查問,確保學生在學習、行為表現及操守上都達到要求。另外,她指出,學生修讀課程的第一及第二年時,或需修讀國民教育類的科目。
收生要求包括「愛國愛港」

學院質素保證總監游綺華表示,兩個課程都是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王牌課程,加上網絡新媒體是新趨勢,例如內地的抖音和騰訊等,相信對港生具吸引力。她續指,首年收生名額兩個課程共120個,由即日起至7月20日接受報名,目前已收到150個申請。

張紫伶指出,香港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的優勢,而且香港有不少面向國際的新媒體公司,例如Google、Facebook及Instagram等,在內地比較難接觸到,希望可通過課程培訓融合香港、內地及國際新媒體文化的學生,為香港新媒體業創出一片新天地。

另外,課程設有6項獎學金計劃,部分由香港明禮德學院有限公司及深圳大學負責,並設有首屆新生獎學金,金額為1萬元。游綺華表示,畢業生將獲授深圳大學學士學位的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證書上不會列出香港明禮德學院之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