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引發科企「吃水量」大增

2024-02-26 00:00

Google位於俄勒岡州達爾斯市的數據中心冷卻塔。
Google位於俄勒岡州達爾斯市的數據中心冷卻塔。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AI)熱潮,導致數家大科技公司包括微軟、Google、Meta大幅增加為數據中心降溫的用水量,令人擔心水資源的巨大消耗和對環境的衝擊。
微軟、Google、facebook母公司Meta近年均提高了用水量,因為它們的在線服務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用戶。學術界認為,到2027年,AI需求將推動取水量(從地下或地表水源取水)增加到42億至66億立方米,約為英國每年耗水量的一半。

根據2022年最新的用水量紀錄,微軟的用水量增加34%,Google增加了22%,Meta增加3%,原因是它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數據中心。2022年7月,也就是OpenAI宣布完成聊天機械人模型GPT-4培訓的前一個月,其主要投資者微軟向艾奧瓦州西得梅因市數據中心的伺服器集群,泵入了約合4353萬升的水,耗費了當地約6%的總用水量。
淡水已成稀缺資源

在過去一年,頂尖科技公司競相推出生成式AI產品。這些模型的運行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使用巨大的伺服器群運作,期間需以冷凍水來冷卻設備,令人越來越關注用水量上升問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上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在淡水匱乏危機日益嚴重、乾旱持續時間延長、公共水利基礎設施迅速老化的情況下,現在是「揭露和解決AI模型的秘密水足跡的關鍵時刻」。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OpenAI回應稱:「我們認識到,訓練大型模型可能會耗費大量水資源,這也是我們不斷努力提高效率的原因之一。我們也相信,大型語言模型有助於加速科學合作和氣候解決方案的發現。」微軟表示,目前,人工智能運算僅佔那些數據中心用電量的一小部分,而數據中心的總用電量約佔全球電力供應的1%,這一比例會增加多少,以及AI的發展如何影響全球實現零排放的競賽,將取決於許多因素。

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分校專門研究人工智能社會影響的克勞福德教授稱,如果沒有更好的透明度和更多的相關報告,就不可能追蹤AI模型對環境的真正影響。她說,地球上許多地區正在經歷深度乾旱和長期乾旱,淡水已經成為稀缺資源的時候,這一點非常重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