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通熱線3日接逾千求助

2024-01-01 00:00

情緒通「18111」熱線,24小時支援情緒受困擾人士。
情緒通「18111」熱線,24小時支援情緒受困擾人士。

情緒通「18111」熱線上周三(27日)正式推出,24小時一站式支援情緒受困擾人士。截至上月29日,熱線已收到1017個來電,當中有4宗屬高危個案,須即時跟進;另有21宗個案須轉介到社署、醫管局,或非政府機構等繼續跟進。情緒通熱線營運機構負責人、利民會總幹事馮祥添向《星島》表示,來電主要涉及身體健康問題、精神病困擾、家庭關係,以及工作壓力等範疇;當中有人長期受精神困擾,亦有來電者稱「身邊有人」需要服務,涵蓋不同年齡層人士。

馮祥添指,現時「18111」接線員接獲來電後,會先以關心態度了解對方情況,並進行即時危機評估,獲得來電者同意後,個案會再轉介至相關機構。他指,熱線中心將求助個案大致分為3級,當中最嚴重個案可能需要即時聯絡警方、消防等部門;次一級個案則會做中、長線跟進,並轉介至社署;需求最低個案則轉介至其他非政府機構協助。他指,熱線中心在辦公時間內可直接轉駁電話予相關機構,非辦公時間則會填寫轉介表格,由相關機構盡快聯絡求助者。

談及近日處理經驗,馮祥添指熱線中心內的接線員包括義工、社工及專業人員,均已受培訓,現場也有督導員及社工負責管理。他指,曾接獲1名求助人來電,接線員覺得頗為高危,即交由督導主任協助傾談,「最後求助人情緒紓緩,因無即時危險,可轉用較中長線的輔導跟進。」馮續指,部分來電者僅欲簡單了解熱線服務,傾談時間平均少於10分鐘;若需情緒支援個案,則多會談20至30分鐘。
接線員均已受培訓

對熱線推出後,原有情緒輔導機構的服務量變化。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指,熱線僅運作數日,不欲過早總結其效果。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程志剛指,參照過往服務經驗,求助人多需要即時的情緒支援,或了解支援途徑,轉介個案已屬下一步,加上正值假期,暫未收到相關轉介。

程志剛續指,現今青少年較少打電話求助,故熱線開通後,組織旗下的「輔負得正」手機應用程式仍持續運作,以作為輔助。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