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晤港銀行 商討金融挑戰

2023-12-14 00:00

財政部據報會見本港銀行家,與會者包括3間發鈔銀行。
財政部據報會見本港銀行家,與會者包括3間發鈔銀行。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財政部於昨日(13日)會見本港銀行家,與會者包括滙豐(0005)、渣打(2888)、中銀(2388)三間發鈔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會議上主要討論如何進一步鞏固與內地合作提升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應對風險與挑戰。分析估計,會議主要是尋求本港金融市場穩定的方法,銀行業作為主要持份者,財政部與其開會亦屬合理,毋須過度解讀。

內地上月初曾指,全力支持本港保持獨特地位及優勢。人行行長潘功勝早前亦指,人行支持本港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金融科技樞紐及可持續金融中心,同時開展香港金融機構座談會,並與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高層會面。本港早前受「遺址論」抨擊而引來各界一番迴響,有輿論亦揣測該會議是否與上述言論有關。
配置內地債券重要渠道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相信會議旨在尋求保持本港金融市場穩定的方法,而銀行業作為金融發展的重要持份者,財政部是次選擇與銀行家開會亦是合理。另外,香港亦是投資者配置內地債券的重要渠道,假如本港資本市場不景,相信亦不利有關債券的集資表現。他續指,今年外圍股市節節上揚,但香港股市交投未如理想,新股市場又相對淡靜,他估計內地亦是出於關心而到港與銀行界開會。至於早前的「遺址論」,他認為不用過於理會。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卻表示,是次財政部與銀行家展開會議不應視作罕有和特別的舉措,他指香港屬於中國主權的一部分,內地當局與本港銀行業商討如何強化不足之處,其實是十分自然的行動。他又指,港府方面,早前亦成立了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兩者同樣屬於鞏固金融市場的舉動。他認為香港並非一個獨立個體,面對地緣政治以至國際關係等問題上,香港都難以獨自解決,今次就經濟狀況與銀行界開會商討亦屬合理情況。他又提到,本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內地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亦需要與香港通力合作。因此麥萃才認為,當香港與內地在多方面均存在緊密合作時,其實毋須過份解讀該會議的主要目的。
亞開行及惠譽看淡港經濟

此外,亞洲開發銀行及惠譽國際均看淡中港兩地經濟表現。亞開行9月時估計港GDP增速為4.3%,現下調至3.6%,明年預測則維持3.3%。下調本港今年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於內地等出口市場需求疲軟,令本港第3季商品出口量下降,並預料港消費成長預計將保持強勁,受惠於本地家庭收入提高、政府推出多項刺激消費的舉措。亞開行警告,地緣局勢持續緊張,外部前景惡化、金融情況緊張將令本港今年第4季的外部需求受壓。惠譽則料港今年經濟增長3.2%,明年將增3%;另預測內地今年經濟增長5.3%,明年則將放緩至4.6%。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