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旅業待興 零售未復甦

2023-12-01 00:00

本港零售業終於捱過疫情寒冬,但內地旅客數量及購買力尚未恢復以往水平。
本港零售業終於捱過疫情寒冬,但內地旅客數量及購買力尚未恢復以往水平。

本港零售業終於捱過疫情寒冬,但內地旅客數量及購買力尚未恢復以往水平。受到旅遊模式改變,本港零售業復甦步伐明顯不似預期強勁,即使部分行業的業務表現已重返疫情前水平,惟整體恢復元氣速度仍甚緩慢。業界期望政府能夠牽頭,配合旅遊及餐飲,重塑本港購物體驗,以紓緩業界壓力和振興經濟。

隨人民幣匯率下跌,近月港人北上消費成為熱潮,尤以年輕一族最為明顯。但本地消費力流失,進一步打擊零售業表現。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本地零售恢復不似預期,下半年市況表現較上半年差,預計今年將錄低雙位數升幅。

謝邱安儀解釋,去年尚未通關下港人留港消費,本地消費表現不俗,惟年內港人外遊,本地消費力外移,加上內地疫後消費體驗提升,形成北上消費潮的出現,下半年本地市場表現落差較大。至於旅客市場方面,她坦言通關後旅客消費必然重拾增長,惟旅客量恢復速度不似預期,加上消費模式改變,消費金額亦有所下跌,以去年低基數計,生意增長幅度並不太大。
旅客量恢復不似預期

協會早前已就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5項救市建議,包括協助業界控制成本等,謝邱安儀指,疫後內地旅客並非一如以往單純為購物而來港,他們更傾向來港「深度遊」,以了解更多本地文化歷史等,「消費」則變為次要,因此協會建議政府能夠牽頭,配合旅遊及餐飲,做好一套購物體驗,以重塑本港「購物體驗天堂」。

她舉例,協會會員有較多均是擁有多年歷史的零售品牌,若品牌能帶出香港故事,亦是另一種旅遊體驗,可以吸引旅客消費,但具體方案仍須與旅遊及餐飲行業等配合。

租金一向為零售業最大經營成本之一,雖然租金已較疫情前高峰期回落,但業界經營壓力仍很大。謝邱安儀建議,本港或可參考內地做法,即租金完全按照零售商生意表現作抽成,沒有固定租金成分,變相紓緩零售商壓力。她又指,協會對於明年零售市道看法較為悲觀,預計今年下半年弱勢或延續至明年上半年,料2024年上半年將錄得單位數,甚至低雙位數跌幅。
倡租金與生意掛鈎

珠寶行業於疫後表現迅速回暖,周生生(116)大中華區營運總經理劉克斌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今年本港零售業復甦步伐與預期有落差,相信是由於利率變化,繼而影響樓市及股市,以及旅客恢復程度與預期落差甚大。

他認為,本港租金成本及人手短缺為零售商最大壓力來源,相信短期難以逆轉。他稱,假若零售商與業主能協商一個雙贏的租金方案,以及政府對招聘外勞更加放寬,則有助紓緩經營壓力。

展望明年他預計,隨美國息口有機會回落,或有利樓市股市表現,加上內地調控樓市措施料漸見成效,冀內地經濟民生逐步改善,預計明年零售表現將緩慢向上。

本地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國際(178)首席財務總監及執行董事何榮輝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公司歡迎港府推出利好經濟發展政策,相信有助帶動人流,改善消費氣氛,對明年零售業審慎樂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