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轉賺51億 派息維持0.63元

2023-08-08 00:00

藍凌志(中)表示,隨着國際能源價格回落,本港燃料調整費亦望有持續下降。
藍凌志(中)表示,隨着國際能源價格回落,本港燃料調整費亦望有持續下降。

(星島日報報道)中電控股(002)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成功扭虧為盈,純利50.6億元,主因澳洲業務的EnergyAustralia遠期合約公平值變動,從去年勁蝕80億元轉為今年微賺1700萬元所致,若撇除有關因素,期內營運盈利49.55億元,按年增19.3%,第二次中期息維持0.63元,最新股息率4.94厘。中電首席執行官藍凌志表示,隨國際能源價格回落,本港燃料調整費亦望有持續下降,而澳洲業務亦將好轉。
中電上半年香港通關及天氣較酷熱等因素,帶動售電量163.19億度,按年上升3.7%;分部營運盈利則為40.5億元,按年微跌1.6%,因利息開支有所增加所致。對於本港燃料調整費高企,藍凌志指出,主要參考的國際能源價格,短期在供求失衡下或有些波動,但見到自年初起已回落,有關趨勢有望持續。
不認為准許回報過時

候任首席執行官蔣東強補充,本港燃料調整費已從今年初的每度電62仙,降至8月的57.1仙,令淨電價回落約2.3%,過去幾個月亦已推出措施減輕客戶的用電成本。他稱,目前國際燃料價格持續平穩,預期未來燃料調整費亦會持續下降。

兩電將就《管制計劃協議》與政府作中期檢討,有意見認為8%的准許回報過時應予取消,甚至提倡引入更多內地供電。藍凌志指出,今年餘下時間與政府討論時,包括未來的投資方針,指出現時香港正推動碳中和,中電需要作出大量投資,該准許回報條款「不認為是過時,反而在能源轉型過程是適時」。他又回應稱,政府在考慮政策時,應確保不影響香港的供電穩定,以及令市民有較低的用電成本。

中電期內總收入為433億元,按年下跌9%,主要是由於減持印度Apraava Energy拖累收入。按各項業務利潤劃分,內地業務獲內地兩個核電站發電量上升推動,按年多賺10.6%,至13.7億元;印度業務盈利4.25億元,大增3.3倍,則主要受一次性出售收益帶動。

中電澳洲業務期內虧損收窄18.7%,至蝕5.9億元,藍凌志指,去年當地能源批發價急升,在政府出手及中電調整措施經過1年後陸續見效。至於早前訂立的遠期售電合約,他稱將會陸續到期,並逐步以貼近市價的期貨合約取代,預計澳洲業務在下半年進一步好轉。

藍凌志又稱,EnergyAustralia一直尋求合作夥伴,以減輕中電資產負債表壓力,用來集中投放到重點發展的市場,目前仍然需時尋覓。他又稱,合作模式不限於股權層面,如有指定再生能源或儲能等項目,亦可促成合作。
料澳洲業務好轉

另外,藍凌志在中電擔任首席執行官10年後即將交棒,他表示,多年來見證中電成長及變化,在港成功保持每年停電時間少於6分鐘,期內市民電費增長亦低於通脹。

藍凌志又表示,在任內最自豪工作是推動減碳,非化石燃料比例超過50%,在行業領先,藍凌志又對繼任的蔣東強充滿信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