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縮風險增 惟料難現「大水猛灌」

2023-08-08 00:00

內地將於周三公布7月CPI等數據。
內地將於周三公布7月CPI等數據。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將於周三(9日)公布7月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及生產物價指數(PPI)等經濟數據,市場普遍預期內地7月CPI將重現負值,估計為-1%至-0.5%,預計將是今年內最低水平,並擔心將開啟通縮的序幕;而PPI則有機會觸底反彈,有利於進一步緩解企業的盈利壓力。分析預期,由於內地目前消費仍保守,通縮風險或將進一步顯現,雖然可憧憬內地「放水」,但料不會再「大水猛灌」,長遠對港股未必有利。

內地6月CPI按年持平,按月跌0.2%。內地多間券商預計,7月CPI將現負值,將是2020年11月以來首次。中信證券研究部表示,豬肉月均價格仍在低位徘徊,鮮果、鮮菜價格的數據也錄得較大跌幅,核心CPI預計仍難以恢復至疫情前均值水平。考慮到去年同期CPI的高基數,預計今年7月CPI將降至年內最低水平。
長遠對港股未必有利

浙商證券預計,暑假期間人員流動性較強,出行需求增加,文化和旅遊市場延續復甦,演唱會、商務活動景氣度不斷升高,帶動住宿等相關服務業需求上升,預計核心CPI有望底部走穩。

面對內地經濟數據失色,外電引述消息稱,內地監管機構向經濟學家、分析師及研究人員施壓,要求他們避免討論中國通縮等負面評論。該報道引述學者稱,監管機構不想在公開場合聽到有關經濟的負面評論,希望他們從積極的角度解讀壞消息。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認為,由於內地消費有些保守,導致經濟下行風險進一步增加,加上內房問題仍未解決,政策出台未到位等,由於CPI按年數據滯後,未來通縮情況會更明顯。他認為,通縮風險將影響市場氣氛,預計大市將會反覆偏軟,保持審慎態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