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屋未來5年總建屋量近13萬伙

2023-08-05 00:00

數據反映公屋輪候時間將維持目前的5.3年。
數據反映公屋輪候時間將維持目前的5.3年。

(星島日報報道)房屋局公布2023/24至2027/28年度房屋委員會及香港房屋協會的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局方表示,5年期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預計共約12.88萬個單位,當中包括約8.28萬個公屋/「綠置居」單位和約4.59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與上一季比較,5年期的整體建屋量大致相同,只有個別項目單位數目的修訂。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數據反映公屋輪候時間將維持目前的5.3年,不過當簡約公屋陸續落成,有信心在2026年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可降至4.5年。
招國偉:10年供應「頭輕尾重」

撇除「綠置居」,未來5年預計有4.59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被問到私樓價格會否受壓時,梁文廣認為,居屋通常屬自用,未必會影響樓市,其折扣率參考單位市值,當市民收入沒受經濟下滑減少,樓市下跌應不影響其受歡迎程度。他估計,現正接受申請的新一期居屋的收表量可達20萬份以上。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數據反映未來5年公營房屋落成量平穩,但10年供應「頭輕尾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料最快要到2026/27年度才顯著縮短。他續稱,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冀當局在今年《施政報告》對此有所着墨,增加提前上樓的單位,相信可紓緩公屋的輪候時間。

此外,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今年上半年私人住宅落成量累錄7556伙,達全年預測1.99萬伙約37.9%,較去年同期約1.2萬伙則下跌37.4%。

梁文廣認同數據反映發展商放慢建樓速度,形容是市場行為。他指,發展商建樓時「麵粉貴」,落成後「麵包」價格向下,自然會嘗試調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