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捐腎半年19宗近年新低

2023-07-30 00:00

衞生署於各區公立醫院等地點,進行器官捐贈宣傳及推廣活動。
衞生署於各區公立醫院等地點,進行器官捐贈宣傳及推廣活動。

(星島日報報道)器官捐贈早前掀起社會熱議。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副院長李錦滔昨日表示,現時器官捐贈情況欠理想,今年上半年只完成19宗涉及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屬近年新低,坦言現時等候腎臟捐贈的平均時間長達5至6年,不少病人「等唔到就已經過身」。他呼籲市民延續愛心,支持遺體捐贈,因每個遺體能幫助6至7個家庭,同時可讓死者在最後階段都能幫助他人,將心比心。有立法會議員和病人組織負責人向《星島》表示,持續宣傳有助消除部分市民的誤解,又建議當局多花時間了解市民退出捐贈的原因。
港府正與內地積極探討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曾在今年3月隨團到廣東省視察國家衞健委人體組織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的李錦滔對此表示歡迎。他指,全球各地都有跨市、跨省、跨國的互助機制,希望機制能幫助香港的病人,「多一個就是多一個」。 

目前器官捐贈中央登記名冊有超過35萬人登記,李錦滔認為數字不算差,在過去兩個月,每月新增逾5000人登記,未有受登記冊遭干擾事件所影響。他對登記名冊早前受不正當干擾感到遺憾,擔心會影響市民對名冊的信心,希望市民的愛心能維持。 

現時本港只接受「腦死亡」死者捐贈器官,醫管局正積極研究仿效外國做法,接受以心臟衰竭死者的器官進行移植。李錦滔指,參考西班牙、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心臟衰竭死亡的腎臟移植個案,佔整體腎臟捐贈數字的2至3成,顯示對增加器官供應有明顯作用,值得香港探討。 

本身是腎科醫生的李錦滔以慢性腎病為例,指現時治理病人不但要維持他們身體健康,更希望他們的心靈健康有好發展。慢性腎病病人大多因患糖尿病繼而導致腎衰竭,部分病人需以透析方式洗肚、每晚洗腎來維持腎臟正常運作,他們在換腎後,無論上班工作、社交、旅遊及精神健康都會更好。
每具遺體可幫6至7家庭

他又表示,每個整體遺體捐贈可幫助6至7個家庭,包括捐出心、肝、肺、腎、眼角膜及皮膚等。至於傳統「留全屍」的觀念,他坦言現時「個個都火化,全屍只係能夠留到火化」,認為「如果簽咗又有同家人講,相信家人要反對亦是很少」。

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兩地恆常器官移植機制是好的開始。他指,香港人口基數和內地相比始終較少,要成功配對並不容易。現時不少病人等候多年仍未能配對合適器官,若有互助機制,可增加病人成功配對的機會。他期望政府繼續多作解說,讓公眾明白及不會被誤導,令百利而無一害的機制被醜化。
   林志釉:要了解退捐原因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稱,若退出捐贈的數字持續下滑,政府須小心處理,有需要進行公眾諮詢,但也須尊重市民撤銷登記的意願。他稱,政府早前批評有人破壞器官捐贈登記系統,認為首要任務是了解市民退出的原因,並利用資訊優化計劃或制訂相關宣傳。他又建議政府公開交代按月加入人數等正向數據,相信有助吸引市民加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