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家銀行計算 諮詢期3個月 銀行存保可望加至80萬

2023-07-14 00:00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建議,存款保障額由現時50萬元大幅上調60%至80萬元。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建議,存款保障額由現時50萬元大幅上調60%至80萬元。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昨日就優化存款保障計畫公布公眾諮詢文件,建議存款保障額由現時50萬元大幅上調60%至80萬元,考慮通脹因素後,實際保障額刖上升21%。新建議下,獲全額保障的存戶比率將由88.6%,微升至92.2%,存保會表示建議符合國際標準的90%之外,亦確保成本控制得宜。存保會假設新保障額於2025年初生效,為達到基金新目標金額,料需約3年時間由63億港元增至82億港元,屆時保障額相對本港人均生產總值百分比,會由現時129%升至206%,達到接近其他主要經濟體的中位數,而全球排名更躍升至第6位。然而業界每年供款額,將增加1.4億元,令人關注新增成本會轉嫁存戶身上。
建議又指出,若出現銀行合併,存保會建議額外提供多6個月的保障,以保障受影響存戶的權益。假如多於一家銀行合併,客戶於每家銀行的存款同樣各自獲80萬元存款保障。不過,保障額最多為160萬港元。與此同時,存保會建議優化申述機制,要求存保計畫成員於數碼渠道公開展示計畫成員標誌,並簡化私人銀行客戶有關不受保障存款的負面揭露規定。
銀行供款增加或轉嫁客戶

建議若落實,由於保障額度提升,存保會將再次向銀行業界收取建立期徵費,期間徵費率維持不變。被問及會否令銀行同業把成本轉嫁到存戶身上,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總裁何漢傑表示,料銀行每年供款額由現時5.8億元,上升約26%至大約7.3億元,多徵收大概1.4億元。他坦言並非小數目,銀行作為商業機構,會否進行成本轉嫁,以至轉嫁的具體情況如何,仍取決於銀行自身。加上銀行提供形形色色的服務及產品,當中所收取的費用難以確定是否涉及成本轉嫁的成分。

此外,何漢傑強調,會在增強保障和控制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是次調整建議已考慮一籃子因素,而通脹只屬其中一環。早前歐美地區性銀行爆發流動性危機,他指存保會並不會單純因為外國地區性銀行倒閉而再度上調存款保障限額。存保會提到倒閉事件事實上對本港影響有限,香港銀行體系仍然穩健,流動性緩衝,自存款保障實行以來,香港未有銀行倒閉。

諮詢期為期3個月,公眾可於10月12日或之前以電郵、郵遞、傳真等方式提交意見。另外,有關諮詢文件可瀏覽存保會網站,至於一般查詢,公眾可致電查詢熱1831 831。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