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CCTV夜間監控 蝴蝶邨鼠蹤「清零」

2023-01-11 00:00

房署自家研發出夜間便攜式監察系統,由監控高空擲物的閉路電視改良而成,是全港首次應用高空監測鼠蹤。
房署自家研發出夜間便攜式監察系統,由監控高空擲物的閉路電視改良而成,是全港首次應用高空監測鼠蹤。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屋邨不時爆發鼠患,令街坊飽受困擾。政府上月底宣布開展「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房屋署是其中一個主要打擊鼠患的部門。房署副署長(屋邨管理)楊耀輝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該署正使用多種嶄新技術及工具捕鼠,包括自家研發由監控高空擲物閉路電視改良而成的夜間便攜式監察系統,是全港首次應用高空監測鼠蹤,成功解決屯門蝴蝶邨群鼠亂竄的問題,並計畫推展至其他屋邨,目標是全港屋邨「老鼠清零」。
目標全港屋邨「老鼠清零」

楊耀輝指,房署累計已安裝超過二萬個鼠擋,阻止老鼠從地面沿喉管向上爬,去年封堵逾七千個老鼠洞,近日亦積極參與滅鼠行動。他表示,滅鼠工作的第一步是偵測,必須找出老鼠出沒地點和鼠患嚴重程度,繼而精準對付,「亂咁擺未必有效」。

屯門蝴蝶邨去年十月底被揭發鼠輩光天化日群聚甚至竄出覓食,有專家估計該處至少有上百隻老鼠,房署遂在邨內加大力度滅鼠,除恒常地放置老鼠籠及老鼠餌,更利用最新研發的夜間便攜式監察系統(MSS),配合鼠膠使用,截至本月三日,已捕擭三百七十一隻老鼠。系統靈感源自監控高空擲物的閉路電視,房署在燈柱設置鏡頭及電力綫網路器,透過電綫供電及影像傳輸,整晚不間斷地進行監測。當人工智能偵測到有物件移動,例如有黑影,便會在錄影系統作出提示。「座頭」翌日翻查影片時,可快捷便利地選取播放進度條上的「紅棍」,分辨黑影到底是樹葉掉落,抑或確實有老鼠出沒,繼而彙報予指揮部制定策略。
人工智能監測 大規模放鼠膠

研發系統的房署物業管理總經理(屯門及元朗)黃沛津補充,雖然當時已加密夜間巡邏時間至每小時一次,但團隊仍不放心,因而想出在屬於鼠患黑點的休憩處內兩條燈柱安裝設備,對準花槽及長椅附近一帶,攝錄範圍遠至十五至二十米,而且靈活性高,「邊度有電綫就可以安裝」。

根據房署數據,去年十一月中滅鼠行動大致完成後,蝴蝶邨曾長達四十五日沒有捕擭老鼠,監察系統亦已四十日未有偵測到鼠蹤。楊耀輝提到,直至去年十二月底,系統偵測到一隻老鼠在花槽側橫過,團隊隨即在該範圍大規模地擺放鼠膠,終成功將其捕獲。由於老鼠有固定行走路綫,如「上班上學」般,命中率極高。

此外,職員巡邏時會借用熱能探測器,或直接在手機插入儀器,進入應用程式,並以鏡頭探測。楊耀輝表示,會先集中資源於鼠患嚴重的屋邨,強調每條屋邨的目標都是「老鼠清零」,而且在食環署五十個監察地點的鼠患參考指數,凡在屋邨的都不能高於一級,為三個級別中最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