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為香港特區政府點個讚

2023-01-08 00:00

臨近春節,三年通關夢圓,市民高興。三十餘萬人第一時間到網上預約出行,特區政府早已開始派駐人手、演練方案,兩地口岸整裝以待、打開懷抱,都在等待彼此的奔赴。

順利通關、開心團聚,是人們共同的期願。把好事辦好,讓通關效應正面、積極、持續釋放,少出岔子並少生矛盾是非,真的很重要。

逐步有序實現全面通關,是本次通關安排的總策略。逐步,所以分階段推進;有序,所以要做精心準備。正如人的大病初瘉,「閉關」許久了,身體鍛煉急不得,總要一步一步地來。

兩地首階段通關作名額限制,兩地社會皆能理解。可貴的是,在有限規模下,特區政府積極作為,「規定了名額又突破了名額」,允許「北上前往內地的內地居民、南下前往香港的香港居民和經香港北上後返港的外地旅客」毋須預約、直接通關。這種頗具人文關懷精神的雙向便利舉措,讓人覺得溫馨。更可貴的,則是特區政府隨後的一則回應,展現了其處理問題的理念和作風、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效率,讓人們有了通關可以「好事辦好」的信心。
及時澄清化解矛盾

事情是這樣的。一月五日,特首李家超宣布通關具體安排後,坊間均注意到「港漂」群體(即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並擁有香港非永久居民身分證的內地居民)似乎可以同時享受「雙向便利」。若從香港回內地,他們可適用內地居民身分,毋須預約、直接通關;若從內地回香港,他們還可適用香港居民身分,一樣毋須預約、直接通關。由於特區政府宣布該豁免舉措時,並沒有界定「香港居民」就是「香港永久居民」,因而擁有「香港居民」身分的「港漂」群體成為了「特殊人群」。

難道他們可以利益均沾,哪邊的好處都能拿嗎?起初,社會上不少人是這麼認為的,有香港媒體甚至在一月六日的報道中,把「港漂往返內地毋須預約」做進了新聞標題裏。

明顯有失公平。

不合常理,必有爭議。

澄清此事,消化矛盾,關係通關開局,影響起步階段的效果。針對社會上模糊不清的認識,一月六日深夜十時,特區政府發言人給出回應:同時持有「港澳通行證」和「香港身分證」的人士,只可選擇用同一證件出入境,如以「港澳通行證」前往內地毋須預約,但返港時則須透過深圳市政府轄下的網上預約平台成功預約才能過關。同樣,如以「香港身分證」前往內地要透過特區政府轄下的網上預約平台預約才能過關,但返港則毋須預約。

塵埃落定。政府體現了公道,政策展示了公平,「港漂」並不特殊,一切都是誤會。
頭等大事不能辦砸

公道解決問題,積極且高效,特區政府值得被點讚。通關是大事,各方精心準備,人們翹首以待,好事不能辦砸。實則,「封關」三年,兩地疫情又同屬新的爆發期,通關後可能的風險隱患是有的。正如本人在《通關的「奧義」》一文中所分析的,可能出現的人員通關效率問題、可能產生的醫療資源緊張問題、可能帶來的兩地疫情反覆問題,都必然要提前預估,考慮並體現到各自的應急預案中。

出現問題並不可怕,看待問題毋須放大,解決問題可以更從容。

在處理「港漂」通關安排上,特區政府作了示範。

——盯緊問題,第一時間回應;

——秉持公道,堅持公正透明;

——促進理解,傳遞愛與善意。

通關,為的是人的團聚、兩地發展的相互助力,為的是走到一起。面對因此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都應該不忘初心、客觀看待,好好商量、有效化解。
多元包容和衷共濟

最關鍵的還是香港一方,還是香港社會。

內地體量大、韌性強、潛力足,再多新增人流都有迴旋空間。香港則太小了,社會上突然湧入許多人來,難免要適應、很吃勁。

過去,香港社會有點亂,受反中亂港聲音渲染,面對內地人多有「褒貶之辭」。如今,香港由亂到治,社會多元包容、和衷共濟的基本精神回歸,市民對國家、對內地、對自己的同胞會有更多的理解。

通關後,香港社會可以呈現這一點,呈現友愛互助,熱情大方的一面,讓來港的內地人賓至如歸,可以放下心結和對香港過去的刻板印象,對這裏再多一份熱愛、再多一份支持、再多一份投入。

內地人來到香港,同樣應該體諒她三年飽受的困難、客觀的條件約束,遵守這裏的社會秩序,不要作出傷害香港同胞的行為,讓她體會到通關帶來的真切紅利和發展福祉。

通關的意義,不止在於兩地。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香港這一最大的獨特優勢,將在通關後全面釋放出來。融入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國外雙迴圈,正是通關所能帶給香港的發展效應。香港將大有可為,風光無限!

穩穩地通關,好好的交流,相向而行,少生不虞之隙,別出事,這才是人們所期待的通關場景。

沒有了「雙向便利」,「港漂」也不必失望。

在內地是內地人,在香港是香港人,還有甚麼比這更好的融入和被接納嗎?
靖海侯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laBAFEG8savDiTIz88O63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