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裁決彰公義 揭美國虛偽霸道

2022-12-23 00:00

美國兩年前要求所有出口往美國的香港產品在來源標籤上,須由「香港製造」改成「中國製造」,港府為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反對,世貿爭端解決機構專家組裁定美國有關決定違規。事件表面看是經貿糾紛,但實際上是美國將經貿問題政治化,試圖干預香港內政,即使美國敗訴,但仍堅拒糾正錯誤,暴露出其虛偽嘴臉,口講規則,實際卻蔑視規則,美國利益凌駕國際貿易規則之上,盡顯其霸權行徑。

港府對裁決表示歡迎,認為是對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的肯定,也顯示美國做法是帶有歧視性,不但違反世貿規則,更無理打壓香港產品,將貿易問題政治化,並敦促美方撤回違規決定。外交部駐港公署和商務部也發聲明歡迎裁決,並要求美方遵守裁決結果。
口說守規則實質破壞國際法

雖然輸往美國的「香港製造」產品貨值僅七十四億元,佔整體GDP百分之零點一,對香港經濟影響不大,但港府仍據理力爭,目的是還香港一個公道。眾所周知,香港是以單獨的經濟區加入世貿,成為一個單獨關稅區,而香港產品亦獲得國際認同,但在二○二○年當《香港國安法》制訂後,美國卻以保護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單方面取消香港貿易特殊待遇,更要香港產品改用「中國製造」原產地標記,背後有其政治目的,就是試圖詆毀「一國兩制」,並打壓香港經濟發展,削弱香港競爭力。

裁決維護了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但美國卻拒絕撤回違規決定,暴露其偽善的一面,在國際場合上經常口口聲聲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但事實上她卻往往是帶頭破壞行之有效的國際貿易規則。例如,美國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時,經常指責中國對企業給予補貼,對美企構成不公平競爭,但美國較早前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為美國本土新能源車、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巨額補貼,在美國生產的每輛電動車可獲七千五百美元補貼,但進口電動車卻沒有補貼。

至於《晶片與科學法》規定,美國會向晶片研發和製造業提供二千八百億美元補貼,藉此推動晶片業回流或外資來美國設廠,同時又不時以國安為由,在沒有任何實質證據下,便禁止對中國出口用於超級電腦、半導體生產的晶片和相關設備,為晶片研發、生產和銷售製造非貿易壁壘,影響全球晶片產業供應鏈穩定,破壞國際經貿秩序,都嚴重違反世貿規則。

世貿充當國際貿易糾紛的仲裁人,即使日前就美國四年前對中國、挪威、瑞士和土耳其鋼鋁產品加徵關稅一事作出違規裁決,但美國依然故我,再次祭起國家安全旗幟,拒絕改變有關政策,並反指有必要改革世貿。

須知世貿成立之初,大部分規則都是由美國牽頭制定,現在卻反過來要推翻有關規則,究其原因是「美國優先」作祟,美國利益和國內法可凌駕於國際法之上,只要國際規則合乎美國利益便繼續使用,若不符美國利益,便可棄之如草芥。這種態度在前總統特朗普時代已表露無遺,甫上台便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泛太平洋夥伴協定》,又不惜以國安為由,向中國發動關稅戰、科技戰等,盡顯其霸權作風。
護多邊貿易體系向美霸權說不

美國如此霸道,敢無視世貿裁決,皆因世貿上訴機構停擺三年,無法執行裁決。上訴機構是專責處理專家組裁決後成員間的上訴,本來上訴機構有七名法官,每宗上訴須至少三名法官共同審理,可是二〇一九年法官只剩下一名,但美國一直阻撓新法官任命,令上訴機構無法運作。美國只要在六十天內提出上訴,案件因沒法官審理而不會有最後裁決,而原裁決也無法執行。

儘管如此,中國、香港以至其他被美國貿易欺凌的國家也不能氣餒,仍要向世貿提出訴訟或要求世貿批准向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既可顯示大部分成員國和地區仍致力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和國際秩序,確保全球化不會被單邊主義取代,並藉此揭露美國損人利己的霸權主義氣燄,拒與美國同流合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