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推「紅黃綠」碼 防疫合情理

2022-07-24 00:00

第五波疫情有反彈趨勢,近日確診更是突破四千宗,特區政府考慮推出「安心出行」實名制,並仿效內地或澳門實行「紅黃綠」健康碼,以限制確診或高風險者在社區活動。「安心出行」作為本港重要的防疫工具,在提升公眾防疫意識、協助當局追查確診個案接觸人群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安心出行」機制仍然存在漏洞,與內地「健康碼」相比存在差距,再加上一直以來討論的實名制遲遲未落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抗疫成效。推出「安心出行」的本意,是要起到準確高效防控疫情的目的,但從眼下疫情不斷反覆的形勢來看,顯然無法滿足當前香港社會抗疫的需要,政府此時研究改進「安心出行」推出新政策,都是為更好防疫,無可厚非。
收集出行記錄不等於侵犯私隱

特區政府要求七月十五日開始,居家隔離人士必須佩戴手環,確保不會離開居家範圍。日後核酸檢測為陽性的確診者將獲「紅碼」,無法進入指定的處所,包括醫院、院舍、需除口罩等高危場所。同時,抵港的檢疫人士將可減少酒店檢疫日數,而其安心出行則會被轉為「黃碼」,即無法進入指定的處所,亦不可進行除口罩活動。這樣的安排,更有利於精準防疫。新策消息一出,社會有不少疑慮與反對,認為這是限制市民人身自由。然而,自由都是相對的,現時在本港始終是確診者少,如果任確診者四處走動,只會把病毒帶到更多地方,限制了非確診者的活動範圍,由更多的非確診者為他們的行為埋單。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說,「要圍住有病的樹,而非圍住無病的樹」,對確診者及抵港檢疫者發放「紅碼」、「黃碼」限制他們的出行,令「綠碼」人士能如常生活,可以達至更精準防疫及加強管控的效果。因此,「安心出行」盡快實名和推出「紅黃綠」碼,就能夠更有效地切斷傳播鏈,也從法律上推動市民們承擔自身應有的抗疫責任。

在實名過程中,私隱問題是市民們最關注的問題,導致政府「自設金剛圈,事事畏首畏尾」。但是,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實名的地步,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日前於電台節目表示,「安心出行」實名制主要作用是識別確診人士,並非用於追蹤,並強調當局不會無緣無故將市民的程式轉「紅碼」,亦不會限制無感染或毋須隔離市民的自由。有效識別個案,是抗疫能否成功的關鍵,這無關私隱,而是防疫的科學需要,收集出行記錄僅限於防疫,並不等於侵犯個人私隱,一些人對所謂私隱的不必要憂慮,不能以整個社會抗疫大局作為代價。對此,政府應該提前對公眾做好解釋,界定好細節規劃避免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並做好資料保護工作,例如,實名制後的「安心出行」,要注重資料保密,只有獲授權的人士在疫情出現時,才可以查取資料庫內的資料,並且所有資料存儲都應設有時限,過一個月後自動銷毀,以最大程度確保市民安心,也能讓大家更自覺地配合使用。
核酸檢測標準應跟內地看齊

內地一直採用實名制及「紅黃綠」的健康碼,香港若能盡快仿效這一抗疫機制,不僅能夠更快、更精準地找出確診者,也有利於給予內地方面更多的信心,方便日後與內地有序地實現通關。同時,除了「紅黃綠」碼的仿效,政府亦應考慮盡快研究將本港核酸檢測的標準跟內地看齊,讓更多旅客可順利過關。根據資料指出,由於兩地標準不同,居然有百分之二點五的市民,在香港屬於陰性,過關後卻被列為陽性,需要住院隔離,這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麻煩與不便。與內地實現通關仍然是港人的心願,政府需盡力完善好每一個環節,加快排除跟內地通關的障礙。

香港已受疫情反反覆覆折磨兩年,需要有更果斷的舉措,健康碼的需要,未來只會有增無減,自然是愈早推行愈好。推出真正能令人安心的實名制「安心出行」,仿效推出「紅黃綠」碼,精準抗疫,並落實對接內地抗疫機制的標準,盡快控制好疫情,這不僅關乎公眾對通關的強烈願望,也是讓香港早日回復常態,過上正常生活的必由之路。
張學修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