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油商加快減慢 議員倡補貼司機

2022-07-07 00:00

香港油價貴絕全球,再惹油商定價加快減慢爭議。
香港油價貴絕全球,再惹油商定價加快減慢爭議。

(星島日報報道)國際油價自三月見頂後,在近期急回,但本港車用燃油零售價格仍居高不下,普通無鉛汽油零售牌價已升至約每公升24元再創新高,令香港油價繼續貴絕全球,再惹油商定價「加快減慢」及合謀定價爭議。有議員批評,政府樂見市民更換電動車,即使面對近月油價飛升仍採取無為而治的態度,建議在這非常時期,應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取代環境及生態局主導油價政策,並倡減徵汽油稅或以補貼方式,減輕市民負擔。市民捱貴油,當局仍稱本地車用燃油價與進口價和國際油價趨勢相若。
香港車主入油開支愈來愈高,布蘭特原油在今年三月初高見每桶138美元(約每公升6.5港元),創近14年新高,即使由高位至今已累跌21%,但車用燃油進口成本仍不斷攀升,推動零售牌價在期內反而繼續推升約10%,無鉛汽油牌價最新高見每公升23.74元,較2008年國際油價歷史新高時期還要貴。據公開資料顯示,本港汽車燃油售價為全球最貴,較用油大國美國及中國分別貴1.3及1.1倍。
建議增撥油站地及引入競爭

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現時油價政府是由環生局負責,因該局的方針一向對油價飛升缺乏敏感,「出發點完全從環保角度去睇,高油價對佢哋唔覺得產生好大問題,相反低油價,佢哋會演繹成吸引市民多用油、多揸車」,並認為在電動車政策推動下,局方樂見車民更換電動車,但忽視很多燃油需求來自「搵食車」,批評其對市民生活被通脹蠶食的苦況無動於衷。

周浩鼎稱,接到不少市民及司機反映,近期出行成本比以往貴至少一半,建議油價政策應改由商經局主導,可藉此在推動環保之下,亦平衡消費者的需求,「而家經濟唔好、通脹影響,應該換個思維。」他認為,本港汽油價格高企源於油站土地不足,以及競爭不足,建議政府應撥出更多油站用地,以及提供一些地租或稅務寬減,從而間接令消費者受惠,甚至應直接向用戶補貼入油錢。另外,他認為引入更多油公司,又或引入較便宜的95辛烷值(RON 95)汽油產品,有望推動汽油售價下調。

社會有不少聲音質疑油公司涉及合謀定價,去年競委會透露,個別油公司出現反競爭行為,已有合理懷疑的證據支持,正進行調查。但會方重申,《競爭條例》的第一行為守則禁止合謀定價,但不會規管市場的定價水平。周浩鼎不評論競爭會的調查,但認為會方對油企加快減慢的情況有些束手無策。

油價高企之下,近期市民紛紛轉用電動車,據運輸署數據顯示,三月首次登記的私家車型中,電動車佔1928輛,燃油車佔1164輛,為電動車首次單月比例多於燃油車。目前整體已登記的電動車比重則只有不足4%。
學者:電動車充電平過入油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就認為,汽車非生活必需品,政府沒有理據去干預市場的自行調整機制,但認為在汽油牌價結構中,可釐清燃油稅的定價。他指,目前每公升無鉛汽油稅項為6.06元,政府卻從無認真交代有關金額的作用,值得社會討論是否屬於碳排放徵費的一種,從而衡量燃油稅收水平是否合理。徐家健在七、八年前已轉用電動車,直指充電遠比燃油車入油便宜,如按現時油價計,其駕駛一個月入油錢或高達3000至4000元,但充電僅數百元,現時已見很多地方可輪候充電。

環境及生態局回應指,有油公司提供的門市及會員卡折扣,由2019年每公升0.9元上升至近期最高每公升5.2元,提供折扣的日數亦由以往每星期一天,增加至每星期二至五天。該局指,汽油售價一直都是按自由市場經濟原則運作,政府不會作出干預,又指理解市民的關注,會致力維持市場開放和消除進入市場的障礙。當局稱,根據其觀察,本地車用燃油的零售價,與進口價和國際油價的趨勢大致相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