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為院舍建設新標準 全方位改善服務質素

2022-07-06 00:00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第五波疫情下,安老院舍內爆發大規模傳播,揭示安老院舍間隔擠擁、通風欠佳等環境衞生問題。誠然,本港有部分安老院舍環境欠佳,但筆者亦有到過不少建設用心,適合長者頤養天年的安老院舍,問題關鍵在於各院舍的質素良莠不齊。此問題雖然歷史深厚,但亦並非無辦法改善。

現時政府規定,本港的安老院建築需要滿足《安老院規例》及《安老院實務守則》要求,例如每條通道及其出入口的寬度、每條通道本身及門廊要夠闊,以便利助行器及輪椅通過,及要求地下須鋪設防滑地磚、設置合適扶手,以及須安裝最少一點一米高的防護欄障等。
通風膳食及照顧員等定新標準

不過,即便滿足了上述規定,其實亦只是針對院舍安全、便行的基本要求,就算全部做妥,亦無法確保安老院舍環境理想。筆者認為,本港應該就院舍環境訂立一個「黃金標準」,讓日後新興建的院舍有例可循,同時方便檢視現有院舍環境是否理想。

安老院舍內常出現俗稱「老人味」的氣味問題,值得關注。部分長者因為失去自理能力,加上有時清潔不足或失禁等情況,產生難聞氣味,一般安老院都會在窗戶安裝抽氣扇改善院舍的空氣情況,但此做法難以有效率地消除大面積院舍的氣味問題,更無法滿足疫情下社會對空氣質素、潔淨程度及換氣標準等要求。

政府在二○○○年推出「室內空氣質素管理計畫」,持續監察參與計畫處所的室內空氣情況,包括空氣溫度、濕度、懸浮粒子、細菌、霉菌及不同污染物的情況,以確保有關處所空氣良好。筆者相信,推動院舍應用環境保護署的「室內空氣質素IAQ」或「室內環境質素IEQ」,甚至訂立包括氣味分子、消毒殺菌等更高標準,將推動院舍提供更安全、衞生的居住環境新標準,同時確保院舍空氣有助健康,適合體弱長者呼吸。

膳食方面,不少長者因為牙齒數目較少,不宜咀嚼或有吞嚥困難,需要特別安排質感較軟的膳食。本港衞生署過去沿用將食物攪碎的碎餐或浸軟的糊餐作為這些長者的標準餐點,但這些食物的口感及味道一般較差。近年護老界新發明了經特別製作的「軟餐」,能夠保留近乎真實飯菜的口味及觀感,做到色香味俱全。如果這種新式膳食安排能夠更廣泛應用,相信不少長者自然「食指大動」,對長者營養、自尊及心理健康亦有裨益。
吸引人才加入安老康養服務

除了空氣、膳食等硬件因素,照顧人員對院舍營運至關重要。本港的照顧人員人手長期不足,勞工及福利局與社會福利署近年嘗試為吸引年輕人加入護理行業,提供不少資助至認可的訓練課程,更可進修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成為登記護士,亦嘗試有時限地輸入「外勞」,可惜效果不大。

此外,政府當局亦正就修改《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在立法會展開工作,除了調高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亦會提高最低人手規定、加強對院舍營辦人的問責、引入院舍主管註冊制度,並且增加護士當值時數。概念上改善安老院照顧質素當然值得肯定,但歸根究柢香港是否有足夠護士和保健員?如何吸引新人加入安老行業?加入安老服務有前途嗎?

筆者作為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提出前兩點只是硬件問題,只要政府接納,相信較容易解決,但人力和安老專業發展問題,需要政府痛下決心才能做到,我建議政府與業界共同推動,趁新法例推出之制,聯手成立安康養服務學院,把安老康養成為香港的產業,透過學院培訓專業人才,服務香港和大灣區,只要有足夠人手和專業力量,安老康養可以有大作為。
陳恒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