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華:企業重組盡力平衡訴求

2022-05-23 00:00

戴紹宏(左)稱,企業重組時協調不同地方的法律制度很重要,右為徐麗雯。
戴紹宏(左)稱,企業重組時協調不同地方的法律制度很重要,右為徐麗雯。

(星島日報報道)企業債務重組逐漸成為投資者關注的議題,德安華(Kroll)重組業務執行董事戴紹宏稱,參與重組的企業業務多、版圖大,重組過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法律層面,如何平衡不同持份者的訴求十分重要。重組業務執行董事徐麗雯表示,分析股權架構固然重要,但同時亦需要維護市場對公司主營業務的預期和信心,避免影響重組流程。
戴紹宏說:「假設一家公司的架構是母公司在國外,本身在香港上市,業務在內地,協調這幾個地方的法律制度很重要;不同業務板塊的資金流也需要考慮,出現資金鏈緊繃的板塊可能需要盡快派人入去做『止血』的動作。通常在2至3個月內就需要制定好完善的方案架構。」
財困板塊須派人止血

徐麗雯稱,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大企業而言,未必每個業務都由母企全資擁有,對於該類業務,在構思重組方案前,需要了解企業及其他聯營公司間的協議,避免觸及敏感範圍。她透露,企業重組時所剝離出來有價值的資產及項目,通常能尋找到合適買家。感興趣的買家一般是該企業的上下游公司,他們在同一個行業,希望藉此擴大業務範疇;另外,有些危難投資者對於企業的不良資產感興趣,並且有信心能將相關業務恢復好,待業務激活後再進行出售,在中間賺取差價。

「競爭對手亦有興趣以較低價錢,收購剝離優質資產;若公司本身業務很有價值,但因為現金流或行業周期問題面臨困境,管理層也可能找機會集資再把公司購回,這很常見。」戴紹宏補充道,「相信甚麼都可以買,最重要是價錢和價值。 」 
費用動輒百萬計

戴紹宏提醒,企業進行債務重組需要考慮所牽涉的金額和時間,正式重組需要找合資格清盤人及律師團隊,且金額相對較大,時間需要6至9個月,這種情況下,債務規模在1億元以下港幣或人民幣的公司更傾向於私下溝通而非做大型重組,因為重組費用動輒以百萬計,對於公司而言不是最佳選擇;當負債規模達到數億元級別,更值得進行重組,若相關債務牽涉銀團等不同的持份者,需要熟悉金融市場的第三方專業公司介入和協調。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