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五四再懷古
2022-04-29 00:00下星期又是五四運動的周年紀念,香港是狹義五四運動的化外之地,而廣義的五四運動,即新文化運動,也要到一九二五至二六年,有共產黨員發起的省港大罷工才引起香港青年對新文藝的興趣。罷工工人提出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選舉、勞動立法、減少房租和居住自由六大訴求,也使本地青年更關心社會。雖然起步較遲,香港仍然有不少舊建築和新文化運動的文人有關。長春社在過去數年呼籲政府多加保護,可惜一直得不到回應。五四運動在一九一九年發生,新文化運動則在此前的數年已展開。五四運動激發了學生辦報的熱情,新文化運動推廣的白話文成為他們發表意見的工具。
長春社認為應重點保育的新文化運動舊建築包括在荷李活道六十號的萃文書坊舊址和太子道西一九六號的茅盾故居。萃文書坊由興中會和中華革命黨成員霍汝丁創立,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售賣了不少相關書刊,當中包括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出版的《向導》和《政治生活》雜誌。作家茅盾在一九二一年在上海加入共產黨,一九四九年十月任中央文化部長。現時的太子道西一九六號四樓,是茅盾一家四口在一九三八年在香港居住的地方,他的居所也是工作室,編輯多期《文藝陣地》和《立報》的副刊《言林》。
重點保育相關舊建築
和狹義五四運動有關的香港舊建築着實不多,前中區警署似乎是唯一有關的建築。一九一九年六月三日有九名中學生手持用白油寫上「國貨」大字的油紙傘到街上遊行,被捕後帶到前中區警署。
實體建築以外,和五四運動可以沾上點關係的,是敝社。長春社的首任會長為時任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長的梅貽寶。梅氏在一九七一年十月到七二年十月出任長春社會長。他於一九○○年十一月五日在天津出生,一九一四年入讀天津南開中學,次年考入清華學校。梅貽寶在清華讀書期間經歷了五四運動。據他的回憶,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在北京的大學生遊行示威,由北京大學的學生主動發起和領導,但由於清華遠在郊外,太遲接到通知,未能結隊進城參加。一直到六月三日《凡爾賽條約》簽約期近,輿情緊張,政府採取高壓手段,封閉報館,禁止民間宣傳。北京各校學生不理政府的命令,發動大規模沿街演講宣傳。此時清華的部分學生,徒步進城參加。當時警察抓人,梅貽寶亦被捕;監獄早已人滿,以北京大學法學院充當臨時監獄,梅貽寶就是被送進這座「監獄」。對於被捕一事,梅氏說:「我個人為『五四』犧牲入獄,乃是求仁得仁,甘心情願。」
不忘《論語》教誨
筆者以為香港的團體有會長曾親自參與五四運動的,為數應該不多,身為長春社的一員也與有榮焉。當然一個團體歷史愈長不代表貢獻愈大,我們不能忘記孔丘在《論語.憲問篇》第四十三章的教誨。舊建築是歷史的載體,但能重視歷史、保育古迹和發揚歷史精神的,是人。
李少文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