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十人離世 第五波新高

2022-02-17 00:00

昨有一萬一千多宗確診及初步確診個案,明愛醫院急症室外露天區臥滿病人。 
昨有一萬一千多宗確診及初步確診個案,明愛醫院急症室外露天區臥滿病人。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以幾何式級數倍升,昨日新增四千二百八十五宗確診,連同七千宗初步確診,單日染疫人數突破一萬,創疫情以來新高。過去一日有十名患者離世,亦是第五波疫情以來單日新高;死者包括前晚八時許在兒童醫院猝逝的三歲女童,以及一名三十七歲長期病患男子離世。過去兩周逾六十孕婦確診,專家建議孕婦盡快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胎兒。
昨有一萬一千多宗確診及初步確診個案,仍未計及前日送到衞生署的樣本中,有大約一千二百個到昨日仍然未完成覆檢。另外,目前檢測初步陽性的七千個樣本,有部分仍未由私營化驗所送往衞生署覆檢。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目前確診個案上升趨勢仍未回落,由於基數愈來愈大,個案倍增時就會比較驚人,形容情況令人擔心,再三呼籲市民盡量減少社交活動。
一日染疫數破萬亦新高

過去一日死亡個案激增至十宗,是第五波疫情單日新高,包括前晚八時許離世的三歲女童,在兒童醫院不治,對於有報道指,三歲女童的年幼家庭成員懷疑受感染,醫管局昨澄清其年幼家人並無感染。至於另一名三十七歲男病人,昨早九時許在東區醫院離世;該患者有長期病患,需要別人照顧。 其餘七名死亡個案均是長者,多人在九十歲以上,最高年齡為一百歲,大部分人沒有接種疫苗。本港累計有三百三十四名確診或初步確診患者死亡。至於危殆及嚴重個案,則多達十一宗。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分析,過去十四日,確診中有一成七少於十七歲,百分之九為六歲以下。

多個幼童染疫,甚至出現死亡個案。何婉霞建議,幼童有微燒的話,需每四小時量體溫,留意其精神狀態,「如果有高燒,但都仲係玩的,有講有笑,相對而言不太擔心。」她指希望盡量控制體溫,整體趨勢應是向下,「如果持續高燒,三十九度以上,食完藥抹完身,都不降,就需要特別留意。」

孕婦染疫個案亦顯著上升。醫管局表示,過去兩星期有逾六十名孕婦確診,超過第五波疫情之前兩年共五十名孕婦確診。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未有接種疫苗的孕婦,較一般人染疫的風險高,尤其孕婦的免疫系統會自我調節以抑制對胎兒的排斥,因此免疫力下降,一旦染疫更易引起併發症,嚴重可引致早產,危及兩個生命。他建議孕婦盡快接種疫苗,餵哺母乳的媽媽同樣可以打針,透過乳汁將抗體傳給嬰幼兒,對未適合打針的嬰幼兒都有幫助。 

他指雖然科興仍未修改接種指引,目前香港婦產科學院亦建議孕婦接種復必泰,但他指南美洲已研究孕婦接種科興安全的數據,「孕婦都可能打過流感針,同樣滅活技術平台,打科興問題不大」。 

院舍方面,過去一日有約二十家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有院友或職員染疫。 何婉霞表示,現時來自院舍的非新冠確診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後,若情況穩定,會安排返回院舍休息,醫院會派外展隊到院舍提供服務。 

何婉霞表示,目前公立醫院隔離病的使用率達九成以上,已達到上限。對於有病人在醫院戶外地方等待接受治療,表示「唔好意思」,醫管局會為病人準備保暖裝備,並正與政府研究盡量增加隔離病數量。
七指定診所全日診症650

醫管局昨日起啟用七指定診所,為接獲衞生署通知檢測呈陽性、症狀輕微的新冠患者診症,昨日收到七百多個預約,全日為超過六百五十多名患者診症。醫管局策略發展總監李夏茵表示,指定診所每日設一千名額,局方視乎預約情況,適時增加診症名額。

運房局聯同的士業界設立專屬的士車隊,周五起免費接送患者往返指定診所及住所,約三百輛的士參與。已預約指定診所的求診者,本周五早上七時起透過預約平台www.designatedtaxihk.com,或同日起每朝八時至晚上十時致電三六九三四七七○預約。

醫管局亦與創新科技署合作,研發通報監測平台,供等候入院及社區隔離人士使用,用作每日匯報病徵,上傳快速測試結果等。

醫管局又會為等候入院確診病人提供面對面及遠程會診服務,其中會有私家醫生參與,以電話提供遠程會診。當市民致電熱一八三六一一五查詢,發現有進一步需要時,就可轉介私家醫生診症,詳情會盡快交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