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提改組 政策局增至15個

2022-01-13 00:00

林鄭月娥建議將政策局由十三個增至十五個。
林鄭月娥建議將政策局由十三個增至十五個。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向第七屆立法會提出重組政府架構的方案,建議將政策局由十三個增至十五個,包括新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運輸及房屋局分拆成「房屋局」和「運輸及物流局」,以及改組食物及衞生局為「醫務衞生局」等,是否增設副司長交由候任特首決定。今次改組涉新增兩個局長辦公室,料每年開資增加約三千二百萬元。現屆政府會將詳細方案和議員意見交由三月二十七日當選的候任行政長官考慮是否實施,目標於六月初前完成審批程序,以確保新的政府架構可在七月一日開始運作。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一份建議重組方案的文件,交代將政策局由十三個增至十五個,當中七個局有架構上的轉變、五個局有工作範疇的調配,創新及科技局會正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反映現有職能,教育局和公務員事務局架構與工作維持不變。林鄭月娥昨日建議,其中九個局由政務司司長監督,另外六個局則由財政司司長監督,讓兩位司長的分工更為平均(架構變動見表)。消息人士指,今次改組建議中,政府不會再增加常任秘書長,認為目前十八個常秘足以服務十五個政策局。
衞生食安等納入環境局

新增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接掌民政事務局的文化、藝術和體育事務,以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電影、創意產業和旅遊事務。

另外,人口老化加上新冠疫情為公營醫療系統帶來極大挑戰,林鄭建議改組食物及衞生局為醫務衞生局,專責醫療及衞生政策,包括落實兩個十年醫院發展計畫、制訂《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以創科和其他措施改善醫院服務等。

至於食衞局原本轄下的環境衞生、食物安全、漁農及禽畜公共衞生等政策則建議撥歸環境局,該局將擴大和改名為環境及生態局,並接管原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天文台。林鄭又建議,下屆政府向立法會申請重置環境保護署署長一職,以減輕目前局署合併下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在落實《香港氣候行動2050藍圖》方面。

重組後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相比於其他政策局的範疇和工作量可能較為輕簡,目的是讓該局可全面檢視地方行政和區議會的未來。消息人士相信有關檢討工作會在區議會換屆前完成,消息亦指,區議會對市民影響巨大,相信屆時會有公眾諮詢。消息人士亦不排除日後會有多一次涉及部門的「小重組」,例如將食環署轄下市政衞生相關工作重新撥回民青局。

創新及科技局雖正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但工業貿易署仍屬商經局管轄。消息人士解釋,工貿署早前已將高科技範疇例如「再工業化」、智能生產等工作撥歸創科局轄下的創新科技署管理,工貿署現時負責處理傳統工業,因此重組後仍維持原位。
設副司長由候任特首決定

林鄭月娥又認為,下屆政府可考慮設立「副司長」職位,推進和協調「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項目,以及國家安全、氣候變化、人力政策等一些需要跨局及高層次協調的議題。但由於是否設立「副司長」職位與管治風格有關,故應留待候任行政長官考慮。消息人士指,設立副司長留有相當大的彈性,該位置可以向司長匯報並協助司長處理政策局事宜;亦可以由下屆特首決定是否需要直接向行政長官匯報工作,若是後者,則「副司長」不一定與司長有從屬關係。

消息人士表示,現屆政府提出建議,並非越俎代庖,亦非要下屆政府「硬食」,認為提早展開討論,更有利下屆政府構思新架構。今次架構重組的建議方案中,涉及兩個新增局長辦公室的人手增加,包括兩名局長、兩名副局長、兩名政治助理、兩名首長級公務員(即局長的政務助理)和若干支援人員(如新聞秘書、私人秘書、文職人員等)。以現有局長辦公室在本財政年度預算開支約一千六百萬元的平均值作參考,新增兩個局長辦公室將為政府帶來每年額外約三千二百萬元的開支,更準確的預算須留待候任行政長官考慮重組方案後才可落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