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氣候變化大會落幕 香港有跟上嗎?

2021-11-26 00:00

在格拉斯哥舉辦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本月十三日落幕,達成了減煤協議,並定立終止砍伐森林目標,以及將投入資金復原森林,先不評論會議成果空泛或只有寸進,是次會議與香港有何關係?回看政府較早前發表的《香港氣候藍圖2050》,能否跟上國際的減碳步伐?

大會期間,逾一百個國家承諾於二〇三〇年前減少三成甲烷排放(以二〇二〇年為基準)。甲烷是其中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碳強度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五倍。該承諾有望將全球溫度升幅降低攝氏零點二度。數字看似不多,但相比國際目標為控制全球升溫於一點五度內,甲烷減排量已佔控制升溫目標逾一成。

甲烷排放主要來自畜牧業,還有天然氣的提取過程。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全球能源路線圖(Net Zero by 2050),運用現有科技改善能源生產流程和器械,甲烷排放量已可減少七成五,相等於二十五億噸碳排放。

香港境內沒有大規模的畜牧業或天然氣提煉廠,但卻是天然氣的一大用家。目前香港有四成八的發電燃料為天然氣,二〇二〇年的天然氣進口量達三百八十七萬公噸,隨政府陸續淘汰燃煤發電,天然氣的使用量將進一步提升。天然氣提煉引致的甲烷排放雖然不是發生在香港境內,但香港使用大量天然氣,實在有責任確保天然氣來自較潔淨、低排的作業。此外,堆填區每日接收廚餘多達三千公噸,堆填過程釋出大量甲烷,政府應加快建立廚餘處理設施,以及處理現時堆填區產生的甲烷,以減少本地甲烷排放。

連同中國在內的一百多個國家同意,於二〇三〇年前終止伐森。參與的國家覆蓋全球約八成五的森林面積,協議有助增強全球的碳匯能力,亦能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香港沒有伐林業,有關協議看似與香港關係不大,但根據「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香港過去二十年間失去逾六百七十公頃的樹木覆蓋面積,相等於近三十五個維多利亞公園。

「發展」是本港天然林木消失的主因之一。在二〇五〇年達至碳中和的目標下,每一棵樹變得分外珍貴。然而在未來排山倒海的發展大計中,又需要斬除多少天然林木?目前發展雖有環評條例監管,條例卻未有考慮發展洐生的碳排放。即使透過樹木補償,被斬掉的樹在分解過程會成為碳排來源;而新種作補償的樹木在大小、樹種的要求並不嚴謹,發展商透過景觀層面的綠化,可能已符合要求,但補償的樹木又能否抵償原有天然林木作為生態系統的匯碳功能?因此,香港實在有需要檢討目前發展項目對林木保護的要求,以及對整體項目進行碳審計,確保符合政府訂立的減排目標。

今屆大會的一個最大遺憾,是未能達至淘汰燃煤發電的協議,以及兌現一千億美元氣候融資資金的承諾。因此,成員國將於明年再檢視目前的減碳成效,以評估目前的進度能否令全球溫度上升少於一點五度。但另一邊廂,《香港氣候藍圖2050》提出於五年後才再次檢視減碳策略及目標,這做法又能否跟上國際形勢的轉變,以及瞬息萬變的科技發展呢?

碳中和不能是下一代的事,而是現在逼切的全球課題,香港政府需緊隨國際社會的減排步伐,在每一個可能的環節上多做一步,才有望在二〇五〇年達至碳中和。

余健綱

綠色力量助理教育及項目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